[实用新型]能够净化空气的电扇无效
| 申请号: | 98207503.0 | 申请日: | 1998-07-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348164Y | 公开(公告)日: | 1999-11-10 |
| 发明(设计)人: | 林正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正刚 |
| 主分类号: | F04D25/08 | 分类号: | F04D25/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奥瑞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黎光 |
| 地址: | 台湾省台中市北***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能够 净化 空气 电扇 | ||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提供一种能够净化空气的电扇,尤指使用于电扇而能够产生负离子或臭氧的装置而言。
按,已有传统所使用的电扇产品,一般仅作为送风所使用,而对于净化空气或消除异味等效果则毫无帮助,又,常用的电扇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在扇网、扇叶上会沾附一层灰尘污垢,必须经常作清理工作,以确保电扇的使用寿命及干净,而此常令使用者感到麻烦。
有鉴于此,本创作人乃经过长时间精心设计、开发,并针对已有电扇所产生的缺失作一彻底的解决、改善,而有了本实用新型的「能够净化空气的电扇」的产生。
即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净化空气的电扇」,其藉由该一创新的于风扇中设置空气净化装置的设计,使得本实用新型在驱动送风时,装置所产生的负离子或臭氧能随之被吹送带出,以此除达到净化空气、消除异味及杀菌等效果外,同时因负离子具有击尘的效果,藉此能够令电扇自行实施击尘自清工作,以延长电扇的使用寿命。
有关本实用新型为达成上述目的所使用的技术手段及其功效如下:
一种能够净化空气的电扇,主要是在电扇基座的任何适当位置设有一升压器,另于电扇的马达前盖周缘向外延伸一容置室,该容置室在背侧设有多个通气道,而容置室内则固设一空气净化装置,该空气净化装置可为负离子或臭氧产生器,在容置室正面处另以一环盖作盖合,该环盖在面上则设置多个通气道,藉此,利用升压器驱动负离子或臭氧产生器,使得负离子或臭氧能经由风扇将其吹送带出,以此而达到净化空气、消除异味、杀菌及对风扇进行击尘的自清效果。
兹举一较佳的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进一步详述本实用新型,以使对本实用新型更易于了解。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升压器及负离子或臭氧产生器的电路系统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马达前盖正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侧视剖面实施例示意图。
附图标号的简单说明:
1升压器 21容置室 221通气道
2马达前盖 22环盖 211通气道
3空气净化装置---负离子或臭氧产生器 31螺钉
如图1、图2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在电扇基座的任何适当位置设有一升压器1,另于电扇的马达前盖2周缘向外延伸一容置室21,该容置室21在背侧设有多数个通气道211,而容置室21内则以螺钉31固设一空气净化装置3,该空气净化装置可为负离子或臭氧产生器,再于容置室21正面处另以一环盖22作盖合,该环盖22在面上则设置若干通气道221。
如图3所示,藉由上述的结构,本实用新型是利用升压器1与空气净化装置的负离子或臭氧产生器的作用,能够释放出负离子或臭氧等对人体有益的物质,且经由电扇的驱动吹拂后,由于气流通过容置室21及环盖22的通气道211、221,因此负离子或臭氧会随之被吹送带出,以此即可达到净化空气、消除异味及杀菌等效果,同时因负离子具有击尘的效果,藉此并令电扇能够自行实施击尘自清的工作,以延长电扇的使用寿命。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结构亦可运用于吊扇、箱型扇及送风机的马达外盖周缘处;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负离子或臭氧产生器可为现有的产品。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能够净化空气的电扇」,不但能够有效解决已有电扇所产生的缺失,且具有「创新性」、「进步性」及「可供产业的利用性」,故提出实用新型专利申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正刚,未经林正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075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