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燃机燃油助燃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8207256.2 | 申请日: | 1998-07-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339771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9-22 |
| 发明(设计)人: | 马思正;穆经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思正;穆经明 |
| 主分类号: | F02M37/22 | 分类号: | F02M37/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卫华 |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机 燃油 助燃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燃机燃油助燃装置。
近年来先进国家频频通过各项环保公约,以确保地球村上的生物远离濒临绝种的窘境,在调查中亦显示人类的炊事及交通工具所产生的一氧化碳最为严重。为达到废气排放标准,目前多在排气管内装设触媒转换器,触媒转换器内的金属铑、钯、铂等贵金属系运用化学反应现象,来降低碳氢化合物(HC)、氮氧化合物(NOx)、碳氧化合物(COx)的产生,然而仅是对排放源的污染加以控制,却未对燃料源中的汽油所含碳原子予以减取是远远不够的。
鉴于上述,本实用新型将提供一种可确实降低一氧化碳排放的内燃机燃油助燃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设计方案:
一种内燃机燃油助燃装置,其系由一环保包、一线圈及一振荡电路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环保包为内置碳族金属材料的过滤器,该过滤器的两端各向外延伸出一相通的油管接嘴,可分别与汽油管路的油杯及滤清器连接;所述线圈套于所述过滤器外周上;所述振荡电路的输出接至所述线圈的两端。
汽油中的主要成分丙烷(C3H8)通过过滤器内的碳族金属材料(例如锗Ge、锡Sn、铅Pb…等其中一种金属)或硅Si,但不包括碳C,再由过滤器外的线圈通过振荡器产生高频振荡,促使丙烷与过滤器内的碳族金属反应,由其化学反应式为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可降低一氧化碳的产生;
2.可降低碳氢化合物的产生;
3.使燃油在汽缸内燃烧更完全、动力更足;
4.可节省燃油的浪费;
5.降低社会成本(如减少医疗支出),延长人类寿命。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图1和图2分别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和分解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环保包与线圈连接示意图。
请同时参阅图1和图2。图中揭示一种内燃机燃油助燃装置1,其系由一环保包2、一线圈3及一振荡电路4组成。环保包2为内置碳族金属材料22的过滤器21,碳族金属材料22可吸收汽油中的碳原子,过滤器21的两端向外各延伸出一相通的油管接嘴23、24,可分别与汽油管路的油杯及滤清器连接。线圈3是用易导电线材31卷绕叠成复数圈且相邻的环管,线圈3环套于过滤器21外。振荡电路4为一高频振荡器,振荡电路4的正、负输出电极41、42分别接至线圈3的两端。振荡电路4的电源来自汽、机车上的电瓶。
振荡电路4通电后所产生的高频振荡电磁场使环保包2内的碳族金属材料22的热能提升,并将汽油中的碳原子还原成碳化金属,使汽油的氢原子能独立经过滤清器、化油器再到汽缸内。如此可使汽缸内的混合气完全燃烧,并产生高效能的动力,除节省能源外,还能降低一氧化碳及碳氢化合物对大气的污染。
请参阅图3,图中揭示由二对称的晶体管44和45、电阻46和461、电容47和471所构成的多谐振荡器4电路。其产生的振荡频率可由电阻46、电容47的大小来决定电流由哪一晶体管的射极流出,且只要电路稍有不平衡(如导电快慢),则一晶体管较快呈现饱和,而另一晶体管则截止并让电流流经线圈3以产生磁场。例如:晶体管45的射极453让线圈3导电接地并产生磁场,其集极451电位下降,则电容47连接的基极442使晶体管44的导电量小下来,而集极441仍保持电压升高,此时电瓶输入端43仍不断供电,若电容471电压与基极442电压饱和时,则晶体管44的射极443可让线圈3导电接地并产生磁场,而晶体管45呈饱和中,并让集极451保持电压升高,此时电瓶输入端43不断地供电,若电容47电压与基极452电压饱和时,则晶体管45的射极453可导电接地,让晶体管44呈饱和中,如此不断地反复交替进行。然亦可以其它类似功能的振荡器所取代。
请参阅图4,图中揭示环保包2内的汽油以平行的稳流流经已通电可产生高频振荡波的线圈3的磁场中,并使部分汽油中的碳原子与碳族金属材料结合(为线圈3所挡住),此时汽油5受振荡而以有序的波动方式流出。
检测结果表明本实用新型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佳的效果,如对于光阳二行程50CC发动机,环保局规定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排放标准分别是45和9000,使用本实用新型后,一氧化碳的排放量从4.16降为2.33,碳氢化合物排放量则从6799下降到4093。
本实用新型所主张的权利范围自应以申请专利范围所述为准,而非仅限于上述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思正;穆经明,未经马思正;穆经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072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