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拔罐无效
申请号: | 98206472.1 | 申请日: | 1998-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330364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7-28 |
发明(设计)人: | 侯恩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侯恩静 |
主分类号: | A61M1/08 | 分类号: | A61M1/08;A61H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12 山东省济南市文化***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拔罐 | ||
本实用新型一种拔罐,属于医学器具,具体地说是一种吸杯式医用吸引器械,包括有旋帽、旋塞和罐体。
拔罐疗法,古称“角法”,用兽角制成罐状,以拔吸脓血毒汁,唐朝王焘著《外台秘要》中有竹筒记载;拔罐的种类很多,以罐具的材类分陶罐、玻璃罐、金属罐、塑料罐、橡胶罐等,这些多用火源,形成负压,操作者难于掌握,还有烧烫伤之副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新式的可调式医疗罐,在传统火罐的基础上,改进为不用火源,负压力度可调,操作简便,克服了传统火罐的不足之处。
本实用新型一种拔罐,包括有旋帽、旋塞和罐体,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技术措施是旋塞在旋帽内插装与旋帽上顶固定连接,罐体上部外壁与旋帽内壁为滑动配合,罐体上部内壁与旋塞外壁为螺纹装配,旋塞下端与罐体内壁之间为镶嵌密封圈的滑动配合。
本实用新型拔罐操作使用前,首先旋动旋帽带动旋塞相对罐体下移至罐体下端,将罐口扣在欲抽吸部位的皮肤上,在按压拔罐下反方向旋转旋帽带动旋塞相对罐体上移,罐体内即可形成真空负压实现抽吸拔液作用。罐体内真空负压程度,可根据治疗要求,通过旋转旋帽带动旋塞相对罐体上移的多少来调整。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现无火源形成负压抽吸拔罐作用,操作简便,负压力度可调,较好地实现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及其较佳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旋帽部分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罐体仰视结构示意图。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拔罐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旋帽、旋塞和罐体,旋塞2在旋帽1内插装与旋帽1上顶固定连接,为使两者固定连接更加可靠,旋塞2与旋帽1之间最好还有螺钉4固定连接,罐体3上部外壁与旋帽1内壁为滑动配合,罐体3上部内壁与旋塞2外壁为螺纹装配,旋塞2转动时,旋塞2在罐体3内可上、下移动,旋塞2下端与罐体3内壁之间为镶嵌密封圈9的滑动配合,以保证当罐体3下端口封闭时,旋塞2在罐体3内上移时在罐体3内形成真空负压,上移越高,真空负压力度越高。
为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拔罐的使用功效,作为更佳实施例,如图1、3所示,还可以在旋塞2下部设置的空仓中塞装有一个柔体药袋6,药袋6下端设置有喷药嘴7,当拔罐操作罐体3内形成负压时,在负压作用下,柔体药袋6内的药物(如药液、粉状药物)可自喷药嘴7向下喷射至拔罐部位,起到施药治疗功效;还可以在无药状态下,在喷药嘴7上套装有一个锥形针体8,在罐体3内形成负压而导致拔罐部位皮肤隆起与锥形针体8接触挤压,起到针剌治疗作用。如图1所示,最好在旋塞2上设置的空仓上部设置一个喷药嘴仓5,药袋6倒装,喷药嘴7置于喷药嘴仓5内,则可实现旋塞3底面为平面状态。
考虑到负压下,旋帽1旋转带动旋塞2转动在罐体3内上移阻力较大,作为较佳实施例,如图1-图3所示,最好是在旋帽1外周上设置有助力齿11,在罐体3下部外周上设置有助力筋10,操作者两手分别持旋帽1和罐体3时,助力筋10有利保证罐体3不转动,助力齿11有利手拧动旋帽1。
作为实施例,如图1所示,罐体3最好采用AAS无毒透明塑料,旋帽1和旋塞2最好采用ABS塑料,透明的罐体3有助医务人员观察拔罐部位皮肤颜色变化,辅助诊断疾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侯恩静,未经侯恩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064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排式溜冰鞋的刹车装置
- 下一篇:混合机及造球机用雾化水喷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