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掺水作燃料的节油器无效
申请号: | 98205365.7 | 申请日: | 1998-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361853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2-02 |
发明(设计)人: | 李在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在雄 |
主分类号: | F02M25/022 | 分类号: | F02M25/022 |
代理公司: | 山西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王金锁 |
地址: | 03620***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掺水作 燃料 节油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油装置,具体涉及到油掺水作燃料的节油器。
目前,世界上的汽车每日都在增长,汽车排出的尾气,严重污染环境,汽油的用量更是用的越来越多,节约用油量已经是全世界人们共同的愿望,但是,现实生活是污染越来越严重,全球温度增高,为此,节约用油,减少污染就成为一个世界难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油掺水作燃料的节油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
一种包括有水管、水箱、高压水泵、高压水管、喷水器的油掺水作燃料的节油器,高压水泵端头的滚轮(3)与柴油机齿轮箱中的加长凸轮轴的凸轮(1)滚动连接,高压水泵中进水管(14)通过水管与水箱连通,高压水泵中高压水管(19)与喷水器连接,喷水器的出口与缸体连通。
所述的高压水泵,泵体(12)的右腔中装有柱塞外套(10),柱塞外套(10)与弹簧座(8)之间装有柱塞弹簧(9),弹簧座(8)的右边依次装有水泵齿杆凸柄(7)、调整垫片(6)、挺柱体(5)、滚轮衬套(4)、滚轮(3)和滚轮轴(2);泵体(12)的左腔中装有出水阀偶件(16),出水阀偶件(16)左边依次装有出水阀垫圈(17)、弹簧(18)、供水接头(20)、固定高压水管螺母(21)和高压水管(19);泵体(12)的左侧上还装有进水管固定螺栓(13)、进水管(14)和进水管螺母(15),泵体(12)通过螺栓(11)固定在壳体(22)上。
所述的喷水器高压接头(23)的中端装有高压固定螺母(24)高压水管(25);高压接头(23)从右至左依次装有垫片(29)、喷水紧幅(28)、喷水头偶件(27)、喷水偶件(26)、钢球(30)、顶杠(31)、调压弹簧(32)、调压螺钉(33)、回水螺母(34)、回水垫圈(35)回水螺母(36),通过压盖(37)、螺母(38)、栽丝(39)将喷水器固定在缸盖(40)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节油器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排出的黑烟可变为青烟,减少环境污染,比原来噪音小,转速加快,比原来马力大,零件无损,可延长机器的寿命,节油率高。
附图说明如下: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高压水泵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喷水器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1、2、3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详述:
油掺水作燃料的节油器是由水箱(41)、水管(42)、些油机齿轮箱(43)高压水泵(44)、高压水管(45)、喷水器(46)缸体(47)所组成。高压水泵端头的滚轮(3)与柴油机齿轮箱中的加长凸轮轴的凸轮(1)滚动连接,高压水泵中进水管(14)通过水管与水箱连通,高压水泵中高压水管(19)与喷水器连接,喷水器的出口与缸体连通。
所述的高压水泵,泵体(12)的右腔中装有柱塞外套(10),柱塞外套(10)与弹簧座(8)之间装有柱塞弹簧(9),弹簧座(8)的右边依次装有水泵齿杆凸柄(7)、调整垫片(6)、挺柱体(5)、滚轮衬套(4)、滚轮(3)和滚轮轴(2);泵体(12)的左腔中装有出水阀偶件(16),出水阀偶件(16)左边依次装有出水阀垫圈(17)、弹簧(18)、供水接头(20)、固定高压水管螺母(21)和高压水管(19);泵体(12)的左侧上还装有进水管固定螺栓(13)、进水管(14)和进水管螺母(15),泵体(12)通过螺栓(11)固定在壳体(22)上。
所述的喷水器高压接头(23)的中端装有高压固定螺母(24)和高压水管(25);高压接头(23)从右至左依次装有垫片(29)、喷水紧幅(28)、喷水头偶件(27)、喷水偶件(26)、钢球(30)、顶杠(31)、调压弹簧(32)、调压螺钉(33)、回水螺母(34)、回水垫圈(35)回水螺母(36),通过压盖(37)、螺母(38)、栽丝(39)将喷水器固定在缸盖(40)上。
如在柴油机上使用,原机器不动,把本实用新型加上即可,原油路不动,等于另加一条水路,水从水箱中来,经高压水泵加压,经喷水器把高压水压入缸体内和油发生爆炸。这叫火上加水,而不是火上加油,在缸体一爆发之间进水,水变为汽体,使缸体内爆发力增大,从而起到节约效果。经本人六年来的试验,完全达到了节油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在雄,未经李在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053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