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选矿浮选机的U型转子叶轮无效
| 申请号: | 98205268.5 | 申请日: | 1999-0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330417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7-28 |
| 发明(设计)人: | 陆东山;陆得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陆东山 |
| 主分类号: | B03D1/16 | 分类号: | B03D1/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京强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林强 |
| 地址: | 334224***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选矿 浮选机 转子 叶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矿石浮选机的叶轮,特别涉及一种大型(39m3)浮选机的U型转子叶轮。
目前,大型矿石用的浮选机,如每日矿石处理量这几千吨甚至1万吨左右的浮选机,其体积都是39m3的U型槽体浮选机,搅拌叶大都是传统的浆式、推进式或鼠笼式等叶片、这些类型叶片在搅拌时,料浆在槽内翻动,液面很不稳定,俗称翻花,结果使矿物,浮选剂、水介质和空气(由槽体上端通入,起加强搅拌作用)即固、液、气三流体混合不均匀,造成一方面矿物的回收率小,另一方面电流值达75A左右(即电耗大),同时由于液面翻花也不容易控制,体系极不稳定等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专用于大型(39m3)浮选机的U型转子叶轮,彻底地消灭了搅拌时有翻花现象,降低了电耗,混合均匀而矿物回收率高,体系也易于操作。本实用新型的转子叶轮是国内外所未报导过的,是属于首创的发明。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如下:它是由叶缘、叶槽、出气孔、叶轮顶和叶轮底所组成的U型转子叶轮,其中6个叶缘均匀分布于转子叶轮的外缘,并从下而上成抛物线型扩大,每两条叶缘的中间有1个叶槽,即共有6个分布均匀的叶槽,这6个叶槽的上部各有一个出气孔,叶槽也是从下而上成抛物线型扩大,叶轮顶位于U型转子叶轮的最上部,是一圈凸出的边缘,叶轮底是位于U型叶轮的最下部成半球状。
浮选机中的其他部件如V型槽体,转轴、定子等部件都不变。故省略其图和说明。
下面的优选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U型转子叶轮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U型转子叶轮仰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U型转子叶轮俯视图。
其中:1是叶缘,2是叶槽,3是出气孔,4是叶轮顶,5是叶轮底,6是U型转子叶轮的U型内腔,7是U型转子叶轮的内腔底。
如图所示,由于叶缘1和叶槽2,是按抛物线型从下而上的扩张,故可与原U型浮选机(未划出)的U型槽底相配合,从而使浆料能在U型浮选机内不起翻花而循环,再由于出气孔3是均匀地分布于叶槽2的上半部,这样能均匀地喷出压缩空气,加强了搅拌的均匀化作用。叶轮顶4,由于是园周形,也使循环的料浆稳定化和均匀化,叶轮底5是一半球形,能使整个U型转子叶轮转动自如,减少阻力,也起搅拌均匀化作用。U型转子叶轮的U型内腔6和U型转子叶轮的内腔底7用于安装传统的搅拌轴。
本实用新型在江西省大茅山矿山机械修理厂试用效果极佳。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搅拌均匀,无翻花现象。
2.电耗低,使用传统叶轮时,电流值为70-75A,改用本发明的U型转子叶轮则电流降为40-42A。
3.矿物回收率比原来提高3-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陆东山,未经陆东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052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