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家庭多用途节能锅炉无效
| 申请号: | 98204709.6 | 申请日: | 1998-05-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338638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9-15 |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金柱 |
| 主分类号: | F24B9/00 | 分类号: | F24B9/00 |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耀田 |
| 地址: | 030041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家庭 多用途 节能 锅炉 | ||
本实用新型属供热用炉,是一种家庭日常取暖、炊事用炉。
一般日常生活中的家用锅炉,取暖炊事大多是分开的,即使有两者合为一体的多用途锅炉,有的由于结构不合理,炊事时火力不集中,影响使用效果,有的采用较多的水管进行热交换,不但结构复杂,而且水管易结垢,清理困难,使用不久传热效果就会大大降低,失去了锅炉的多用途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热效率高,既可作为家用直接热源,又可以热水供暖的多用途节能锅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家庭多用途节能锅炉,包括炉体、炉膛,位于炉膛上部的燃烧室、与燃烧室相联的烟道、包含传热介质位于炉膛烟道内的热交换系统、与烟道相联的热水箱、位于燃烧室顶部的火口、位于炉膛下部支承燃料的炉条、存放燃渣的灰斗、添加燃料的炉门以及各部件间的联接固定零件和工作辅件。其中,所述炉膛内的热交换系统,包容传热介质位于炉膛周壁的水套以及入水口、置于燃烧室的水套周壁上的导热板,所述烟道内的热交换系统,包容传热介质位于烟道内与炉膛水套联通的循环水腔以及出水口,置于循环水腔内与烟道方向一致的火管、置于火管上方与循环水腔联通的通水管,所述热水箱,位于烟道上方,烟囱穿过水箱,烟囱内壁设导热板,所述火口可安放通水炉盖,通水炉盖包括壳体、环状水管,在壳体内设置环状水管,进水口设在壳体侧面,出水口设在炉盖上方,所述导热板为三角形钢板,炉膛内的导热板每边至少设置三块,所述烟道内的火管数量为2-14个,通水管数量为1-3个。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1、由于在炉膛内取消了一般多用途锅炉常采用的导热管,改用简单的导热板,导热板的大小与设置数量,可根据供暖面积确定。不但简化了结构,而且由于导热板不易结垢、传热快、热效率高,特别是作为直接热源使用时,火力集中,省时节能。
2、由于在烟道内设置了火管式循环水腔,火管数量可根据供暖面积确定,增加火管数量可增加热交换面积,提高了热效率。
3、由于在烟道的火管上方适当设置与循环水腔联通的通水管,借以进一步增加热交换面积。
4、由于炉膛周壁的水套与烟道内的循环水腔互通,可提高供热介质的工作温度。
5、由于采用通水式炉盖,当锅炉仅作为供暖工作时,可将通水炉盖置于炉口上,不但起到隔热作用,而且利用余热提供温水。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紧凑,高效供热、省时节能的特点。
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为锅炉的侧视图;
图2为锅炉的正视图;
图3为烟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A视图;
图5为通水炉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A向视图;
图7为仅供暖状态的锅炉示意图。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炉体(1)、炉膛(5)、位于炉膛上部的燃烧室(6)、与燃烧室相联的烟道(2)、与烟道相接的热水箱(3)、由烟道伸出并穿过热水箱的烟囱(4)、位于燃烧室顶部的火口(10)、位于炉膛下部支承燃料的炉条(14)、存放燃渣的灰斗(29)、添加燃料的炉门(23)以及捅火口(24)、烟道检修口(22)、水位斗(21)、安全阀(30)。炉膛(5)的周壁制成包容传热介质的水套(11),在炉膛下端与水套联通有进水口(8),位于燃烧室(6)的水套四周侧壁上共设置20块三角形导热板(13),上述水套与导热板构成了炉膛内的热交换系统。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烟道(2)是进一步热交换的部位,将烟道(2)制成循环水腔(12)的结构,并与炉膛(5)的水套(11)与出水口(9)联通,循环水腔内设置与烟道方向一致的火管(15),这种火管分两排可设9个,在火管的上方还设置与循环水腔联通的通水管(16),这种通水管垂直火管方向可设两个。上述火管、通水管和循环水腔构成了烟道的热交换系统。穿越热水箱(3)的烟囱(4)内壁还设置导热板(19),进一步热交换,提高水箱内的水温,热水箱底部有进水口(17),顶部有出水口(18),烟囱(4)内还设有调节风量的阀片(20),如图1所示,火口(10)上可放炊用器具(31)直接供热。如图7所示,当锅炉仅为供暖使用时,可将火口(10)上压放通水炉盖(7),其结构如图5、图6所示,通水炉盖包括壳体(25)、环状水管(28),在壳体(25)内盘绕放置环状水管(28),进水口(27)开在壳体侧面,出水口(26)开在炉盖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金柱,未经张金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047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简易火灾防毒逃生口罩
- 下一篇:方便胶水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