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臭氧发生器无效
申请号: | 98204319.8 | 申请日: | 1998-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330647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7-28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卢保地 |
主分类号: | C02F1/78 | 分类号: | C02F1/78;C02F1/50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业大学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慧 |
地址: | 10002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臭氧发生器 | ||
一种臭氧发生器,主要应用于空气净化、水质处理、动植物养殖等工业生产、医疗卫生领域。
臭氧(O3)由于其独特的消毒、灭菌、除臭功能及稳定性差、常温下自行分解、不造成污染等特点,因而广泛应用于公共场所空气净化、水质处理等工业生产、医疗卫生场所。目前,市售的臭氧发生器结构图见图1所示:它主要由供电电源1、高频高压发生电路2、控制电路3、高频陶瓷臭氧发生片4及位于高频陶瓷臭氧发生片前方的风机5构成。工作时,在控制电路3的控制下,通过供电电源1、高频高压发生电路2间的一系列电压转换,将220V的工频电压升至3000V高压后,输出到高频陶瓷臭氧发生片4的两极,与此同时,通过风机5把大量的空气吹到高频陶瓷臭氧发生片4上,这样,在3000V高压的作用下,高频陶瓷臭氧发生片4两极间产生剧烈的火花放电现象,在此过程中把空气中的O2电离变成O3即俗称的臭氧,在风机5的作用下,生成的臭氧的快速弥散到空气中,实现消毒、灭菌等作用。上述臭氧发生器主要适于在空气中使用,若想应用于水中或其它特殊场合进行消毒处理,则因为生成的臭氧缺乏一定的压力而无法实现,从而大大限制了其使用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产生高浓度臭氧、并可将生成的臭氧集中输出到空气或水中等多种应用场合的臭氧发生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除包括前述采用常规连接的供电电源1、高频高压发生电路2、控制电路3、高频陶瓷臭氧发生片4外,其特征是,它还包括有气泵6及分别设有进气口7、出气口8的密闭气室9,密闭气室9上的出气口8与外界相通,密闭气室9上的进气口7与气泵6的出气口相通,高频陶瓷臭氧发生片4置于密闭气室9之中。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由气泵把空气输送到内置有高频陶瓷臭氧发生片的密闭气室中,送进的空气经过高频陶瓷臭氧发生片时,在高频高压发生电路作用下发生电离,将其中的O2变成O3即臭氧,完成臭氧的生成工作。可见,由于采用了将高频陶瓷臭氧发生片封闭在一个密闭气室中的结构,使得整个臭氧生成过程集中在密闭气室内进行,整个气室内的臭氧浓度很高。另外,通过气泵不断地向密闭容器中加压输送空气,使得气室内始终保持一定的压力,这样,将密闭气室的出气口通过与一导管相连后,便可将带有一定压力的臭氧送入水中或空气中等多种场合,达到集中输送臭氧的目的,并大大提高其消毒灭菌效果。
为改善高频陶瓷臭氧发生片的散热条件,上述密闭气室9中安装有其上开有一组均匀分布的气孔10的气流分配板11,通过气流分配板11上的气孔10将进入密闭气室9的空气分流后,分散输入到位于气流分配板另一侧的高频陶瓷臭氧发生片4上,以达到均匀散热的目的。另外,为减小气泵工作时带来的噪声,上述的气泵6的出气口上还设有消声器12。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将高频陶瓷臭氧发生片封闭在一个密闭气室中的结构,使得整个臭氧生成过程集中在密闭气室中,并最终可得到具有一定压力的高浓度的臭氧,生成的臭氧通过输出管道便可集中输出到空气或水中等多种应用场合,从而大大增加了其应用范围及杀毒灭菌效果,而且使用起来也非常方便。另外,由于采用了气流分配板、消声器等散热、降噪措施,使得本实用新型性能稳定性大大提高、功耗大大降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现有技术臭氧发生器结构图;
图2: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3:图2中密闭气室的结构图;
图4:图2中气流分配板结构图;
图5:图2中消声器的结构图。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卢保地,未经卢保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0431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