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烟用聚丙烯丝带生产线无效
| 申请号: | 98203267.6 | 申请日: | 1998-04-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339594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9-22 |
| 发明(设计)人: | 李羽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羽 |
| 主分类号: | D01D10/00 | 分类号: | D01D10/00 |
| 代理公司: | 小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洪善信 |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聚丙烯 丝带 生产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产设备,特别是一种生产聚丙烯丝带的生产设备。
目前,我国烟用滤材主要依靠进口,造成卷烟成本高,又使用国家大量外汇,目前进口的滤材中比较先进的有醋酸纤维束(CAT),CAT生产线成棒时必须使用8%左右的三醋酸甘油酯,超出国家卫生自检标准5%,其生产过程需经开松喷洒增塑剂,有飞丝,在喷洒活性炭方面造成不均匀并易于脱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包括有害物质超标和喷洒的活性炭不均匀容易脱落等方面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经多项工艺改进的烟用聚丙烯丝带生产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烟用聚丙烯丝带生产线,包括大平台(1)和丝带成型机(5),在大平台(1)上设置有减速器螺杆主机(7)、压塑螺杆机(8)、电磁调速电机(9)和计量泵(11),计量泵(11)由电动机和减速器总成(10)带动,它的另一侧通过管子与喷丝板组件(4)接通,计量泵(11)和喷丝板组件(4)平行排列成多排,而每排又有4个喷丝板组件(4)纵向垂直排列,并在第2个和第3个喷丝板组件(4)之间设置有活性炭喷洒装置(2),在纵向垂直排列的4个喷丝板组件(4)的对面是丝带成型机(5),丝带成型机(5)上有网带(501),网带(501)套在4个滚子(502)上呈一闭路环带。计量泵(11)和喷丝板组件(4)平行排列成4排,而对应的丝带成型机(5)的数量与计量泵(11)和喷丝板组件的排数相等。计量泵(11)和喷丝板组件(4)平行排列成6-8排,而对应的丝带成型机(5)的数量与计量泵(11)和喷丝板组件的排数相等。喷丝板组件(4)由熔料进口(401)、喷咀芯(402)、喷咀头(403)、喷咀体(404)和压盖(405)组成,喷咀体(404)侧面与热空气管(3)相接,在喷咀头(403)与喷咀体(404)之间形成气路(407)和气缝(408),在喷咀头(403)端部有喷丝孔(409)。喷丝板组件(4)的喷咀头(403)端部的喷丝孔(409)排成4排,每排501个孔,每个孔的孔径为0.02~0.03mm。活性炭喷洒装置(2)由料斗(201)、本体(202)和喷气口罩(203)组成,在本体(202)上具有进气口(204),并装有顶针(205)和弹簧(206),料斗(201)下面的孔与顶针(205)的孔相通。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1.烟用聚丙烯丝带(Polypropylene Silk braid简称PPB,原称PPB-FWE)生产线是将聚丙烯原料变成聚丙烯丝带的生产线,其成型技术是采用成型器装置生产出合格的PPB产品。PPB是经多项工艺流程改进之后研究成功的熔喷法专业成型技术,该项技术不但填补了国内空白,而且在国际上达到领先水平。
2.PPB生产线生产的产品的整体强度和韧性接近CAT,PPB本身是丝带无需增塑剂、无飞丝、成棒接棒率优于CAT,成棒后搁置寿命(不软化)至少不低于18个月,且无毒、无任何物理、化学污染。
3.PPB在成型过程中,经30%氧化,其丝带经活化后对烟焦油的滤清效率高。
4.由于采取熔喷法,并在熔喷过程中向喷丝面喷洒活性炭粒,因此不但喷洒均匀,而且由于活性炭与半熔化状态的喷丝结合冷却后粘贴牢固,不易脱落。
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PPB生产线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PPB生产线侧视图
图3是喷丝板组件结构图
图4是活性炭喷洒装置结构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PPB生产线主要由大平台1、活性炭喷洒装置2、喷丝板组件4、丝带成型机5等几大部分组成,其中在大平台1上设置有减速器螺杆主机7、压塑螺杆机8、电磁调速电机9。压塑螺杆机8上设置有电热丝可将原料熔化,并通过熔料管12与计量泵11连接,计量泵11由电动机和减速器总成10带动,其另一侧通过管子与喷丝板组件4接通,图1中所示计量泵11和喷丝板组件4均平行排列成4排,也可以根据生产的实际需要排列成4排以上(例如6~8排)或更多,而对应的丝带成型机5的数量则与计量泵11和喷丝板组件4的排数相等,在丝带成型机5的侧面装有风筒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羽,未经李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032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转式脱接器
- 下一篇:一种立式正烧无压锅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