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插入式的电连接器无效
申请号: | 98202513.0 | 申请日: | 1998-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2324670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6-16 |
发明(设计)人: | 白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千知国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23/72 | 分类号: | H01R23/72;H01R13/629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藤一斌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入 连接器 | ||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插入式的电连接器,尤指一种将电导线与电路板上的电路相连接的电连接器。
目前,常用的插入式连接器主要是设有一导电元件,并将该导电板设置于一由耐热绝缘材料所制成的容器内,而该导电元件是为一具有弹性的片体,以使得当装设电导线时,只需将电导线末端外层的绝缘体剥离,即可将该末端插入容器上设置的插入孔,并利用导电元件的弹性变形作用以夹置固定该电导线,而类似的专利如台湾专利公告号码第161764及322216皆有所相关技术揭露。但是,常用的方式依然具有下述缺点:
1.一般常用的插入式的电连接器,其主要是依靠导电元件所提供的弹性变形以达到夹置的目的,然而其所产生的夹置作用并不足以达到牢固电线的效果,故难以防止电导线松动脱离。
2.前述方式为加强其夹置力量,虽可增加其导电元件的弹性,却可能易使得电导线不易插入固定,因而增加装设时的困难性及不方便性。
因此,如何加强连接器与电导线间的牢固效果,并提供一种简便的安装方式,长久以来一直是使用者殷切盼望及本实用新型欲行解决的困难点所在,而本创作人基于多年来从事于线路连接器相关产品的研究开发,及销售的实物经验,乃思及创作改良的意念,穷其个人的专业知识,经多方研究设计、专题探讨,并经多次试作样品及改良后,终能创作出一种车轮盖闪烁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插入式的电连接器,可利用双重夹置的方式,以提高电导线与连接器连接时的牢固性。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插入式的电连接器,不但具有稳固的接固效果,且可提供一种简便的操作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一种插入式的电连接器,其主要包括有:
一固定座,该固定座的二相对侧边处各设有一侧壁,并在其中央位置处形成一凹陷部,该凹陷部上靠二侧壁处各设置有一固定槽孔,其内并设置有一固定件,藉以将该固定座固设于电路板上,而该凹陷部中央适当处穿设有多个呈横向排列的嵌孔,并在该嵌孔内各嵌设有一接头,又该凹陷部靠前表面处横设有一凸板是位于该嵌孔之前,而在该凸板上相对于该嵌孔位置处另设有多个缺口,该嵌孔的后侧设置有多个导槽,且该导槽是纵向垂直于后表面处,另该二侧壁相对处各穿设有一轴孔;及二接合件,该二接合件是并列而设置,其前方具有一面板,并于该面板后侧下方设置有一槽沟,而该接合件后端处设有一凸出部,其中该二接合件间相接触的凸出部的一侧,各凸设有一凸面及凹设有一凹面相互配合,又该二接合件凸出部的另一侧各设置有一枢轴可枢接于该固定座上的轴孔内,而该凹面及凸面相对处各设置有一枢轴及穿孔可相互枢接,该二接合件相对于该嵌孔及缺口各有一纵向设置的装置孔,并于该面板上延伸穿设有与该装置孔相导通的穿孔,而该接合件下方相对于嵌孔位置处凹设有一凹槽以容纳该接头的接触端,该接合件突出部下方另各设有一卡板可穿设于该导槽内。
其中该接头具有一片体,该片体的下端延伸设有一接脚,而其上端则延伸分设有二对称的接触端,二接触端之间则构成一插口。
其中该接合件靠侧壁的一侧各设置有一突块,以使得接合件于盖合时,该突块可卡置于该侧壁上的卡槽内,使接合件能达到定位而不松动的效果。
其中该接合件的面板上缘处可凸设有一凸缘,以便于操作该接合件。
其中该侧壁内侧靠轴孔周缘处设有一适当的斜角,并于该枢轴上设有一导角。
其中接头的接触端设置有适当的圆角。
其中该缺口周缘处的凸板上则设置有适当的导角。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提供一种简单的方式,即可将电导线的末端插入其中,以达电连通。
兹为了更清楚的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谨以较佳的实施例图及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后:
【图示简单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插入式的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插入式的电连接器的固定座的俯视图。
图2A.是本实用新型图2的A-A’剖视图。
图2B.是本实用新型图2的B-B’剖视图。
图2C.是本实用新型图2的C-C’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接合件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接合件的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接合件开启时的剖面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接合件盖合时的剖面视图。
【图号简单说明】
10……固定座
11……侧壁 112……斜角
113……卡槽 12……凹陷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千知国际有限公司,未经千知国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025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