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持式电动液压压接钳无效
| 申请号: | 98202411.8 | 申请日: | 1998-04-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316065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4-28 |
| 发明(设计)人: | 张仲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仲友 |
| 主分类号: | B21D39/04 | 分类号: | B21D39/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之桥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京莉 |
| 地址: | 31802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手持 电动 液压 压接钳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建筑业的工具,特别涉及一种钢筋与金属管、线的连接工具或切割工具。
建筑施工上钢筋与钢筋或元钢的连接是最常接触的工序,把二根钢筋或元钢通过钢管连接成一体,可不降低钢筋的抗强度及弯曲强度,还可提高其接触强度、连接可靠。这就需要对上述金属件施以相当高的压力。用于此操作的装置有分体式液压压接钳,有各种机械式压接机。分体式液压压接钳由管路输送来的高压液压油作用于动作机构使置于模具内的压接件受压而夹紧,此装置结构简单、重量重,体积较大,不同规格的接头需配多种型号的压接钳,操作劳动强度较强,压接时间长,工作效率较低。不能随身携带至工地使用,但此装置的压力不高而随操作者不同而异,对较大直径的钢管或元钢无法夹紧,不同型号的连接管需要配多种型号的压接钳,操作时劳动强度较强、压接时间长、工作效率较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积小、重量轻的有各种四角型腔、六角型腔规格的钢管与钢筋或元钢的压接模具,可以压接较大直径的钢筋,压接可靠而规范,特别适宜在基建工地野外现场进行可靠作业的一体化便携手持式电动液压压接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由动力源、液压源、动作机构和工作模具组成,其特征在于动力源由电机和减速机构组成;液压源由推杆、柱塞、缸体支架、柱塞套和贮油袋组成;动作机构包括活塞、缸体和回油弹簧;工作模具由模具架、模具推杆、活动模具和固定模具组成。动力源的输出端与液压源的推杆接触,柱塞套内与动作机构间有油路沟通,动作机构的活塞作用于模具推杆上,接受液压源的压力推动模具将夹在钢管中插有各种不同直径的钢筋或元钢与钢管夹紧达到完全的接触和相当高的结合强度。本实用新型工作模具的模具架为一边开放式的或二边均为封闭式的,本实用新型除作为压接工件外,还可作切割钢筋或元钢或钢管之用。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
1.由于机电一体化,故体积小、重量轻,易于随身携带至工地灵活使用;
2.作用力大且工作稳定;
3.贮油袋式油泵密封性好,操作无方向性限制;
4.本实用新型除作为压接工件外,还可作切割钢筋或元钢或钢管之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总装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传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凸轮形状示意图;
图4为钢筋和钢管接头加工前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液压源和机构的部分剖视图;
图6为图5的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工作模具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封闭式钳头的剖视图。
图号:
1-动力源 11-电机 12-齿轮组 13-凸轮
2-液压源 21-缸体 211-锥面 212-活塞筒 213-螺纹
22-缸体支架 221-锥面 222-锥面 223-密封圈
23-柱塞 231-柱塞套 232-柱塞弹簧 233-大园台阶
234-推杆 236-密封圈 237-缓冲垫
24-紧固压板 241-锥面 25-支架顶盖 26-贮油袋
261-大口端 262-小口端 263-油袋压圈
3-动作机构 31-活塞 311-轴孔 312-螺孔
313-环形槽 314-密封圈 315-内台阶 32-回油弹簧
41-注油孔 42-进油阀 43-回油阀 44-安全阀
5-工作模具 51-模具架 51’-模具架 511-台阶 512-台阶
513-环形槽 52-推杆 53-活动模具 54-固定模具
55-导向机构 6-工件 61-钢筋或元钢 62-钢管
结合实施例说明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仲友,未经张仲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024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