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节力脚踏车无效
| 申请号: | 98202013.9 | 申请日: | 1998-03-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320507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5-26 |
| 发明(设计)人: | 郑瑞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瑞滨 |
| 主分类号: | B62K17/00 | 分类号: | B62K1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环宇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单世瑾 |
| 地址: | 10005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脚踏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及三轮车类人力脚踏车,具体地说是一种节力脚踏车。
脚踏车作为人力脚踏驱动的车辆,是一种广泛应用的交通工具。然而,现有的脚踏车由于其拐臂(即曲柄)长度固定、骑行中脚踏力臂不变,使骑行费力,特别是在逆风或上坡时,对骑行者来说则更为耗费体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自行车、三轮车等人力脚踏车存在的上述结构缺陷,提供一种通过骑行中可改变脚踏力臂而达到省力目的的节力脚踏车,为社会公众服务。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这种节力脚踏车包括有车架、脚踏节力器、车轮,其车架的前斜梁较普通车的倾角加大而使套装中轴的五通后移50-90mm、后斜梁与车架平叉间装接有联接管,脚踏节力器包括有飞轮、链条、中轴和轮盘,以及分置于车架两侧的两个偏心轨道盘、两个拐臂及脚蹬,所说的偏心轨道盘之结构为一个设有装接凸耳和偏心轴孔且圆形并带有局部内凸弧的偏心轨道之盘体,所说的拐臂系由臂套及其涵持的设有端置滚轮的滑动臂所构成。
所说的中轴之两个端头呈方柱状,所说的臂套开设有中轴穿孔并与中轴端头匹配套装。
所说的臂套其内置滑道上装设有滚柱。
骑行中,滑动臂以一端装设的端置滚轮于槽形偏心轨道内滚动,致使滑动臂沿臂套中的内置滑道伸缩滑移改变脚踏力臂而其脚蹬仍形同普通车之运行轨迹作圆周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该车之车架的前斜梁倾角加大而使套装中轴的五通后移,使脚蹬运行轨迹与普通车相同、骑行舒适;车架上加设联接管,使车梁连接角度变更而架体承重强度不变;脚踏节力器的中轴于偏心轨道盘上偏心处,当用脚踏动脚蹬作圆周运动时,滑动臂一端的端置滚轮受偏心轨道的限制,使滑动臂相对臂套伸出的长度发生变化,并使脚蹬位于前上方时,即在脚用力最方便时伸出的长度为最大,这样相对延长了力臂长度,因而达到了省力的效果;中轴两端头为方柱状并同臂套上的中轴穿孔匹配套装,固定牢固;臂套内置滑道上装设有滚柱,使滑动臂的伸缩呈滚动摩擦;多组件合理配合使本实用新型骑行省力效果显著,结构简单、工作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一种自行车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脚踏节力器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俯视示意图;
图4是拐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前斜梁1、后斜梁2、滑动臂3、偏心轨道盘4、臂套5、中轴6、端置滚轮7、车架平叉8、联接管9、轮盘10、装接凸耳11、槽形偏心轨道12、五通13、内置滑道14、滚柱15、中轴穿孔16。
本实用新型将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侧作进一步说明:
这种节力脚踏车其典型之一种节力自行车,如附图1所示,包括车架、脚踏节力器、车轮等组配而成。该车的车架之前斜梁1的倾角较普通自行车加大,使套装中轴6的五通13沿车架平叉8向后移50-90mm;后斜梁2与车架平叉8两管间装接有一联接管9,得以增强车架承重强度。脚踏节力器包括有飞轮、链条、中轴6和轮盘10等组件,以及分置于车架两侧的两个偏心轨道盘4、两个拐臂及脚蹬,构成脚踏驱动机构,偏心轨道盘4的结构及其同车架的装接关系如附图2和3所示,它是以三个装接凸耳11分别与前斜梁1、后斜梁2及车架平叉8逐一相接而固定于车架上;其盘体上设有一个相对于中轴6的由一个圆形且带有局部内凸弧的封闭曲线构成的凹槽道,即槽形偏心轨道12,以及一个位于偏心处供中轴6穿过的轴孔。自车架的五通13中穿置而出的加长中轴6,其中段呈圆柱状并装接有轮盘10,而两个端头为方柱状,分别插装于侧置于偏心轨道盘4外的臂套5上之中轴穿孔16中,并被销钉锁定。拐臂系由臂套5及其涵持的设有端置滚轮15的滑动臂3构成。拐臂如附图4所示,臂套5以方形的中轴穿孔16匹配套装中轴6之端头而固接成一体,其套体的内置滑道14之两端分别装设有两对计4枚滚柱15,使涵持于内置滑道14中的滑动臂3滑移阻力减小。该滑动臂为一长条体,其一端安设脚蹬,另一端通过销轴装设一端置滚轮7。当骑行者蹬踏脚蹬作圆周旋转时,另端的端置滚轮7即沿槽形偏心轨道12的槽壁作仿形滚动,致使在脚用力最方便时拐臂延长,加长力臂,可节力地带动轮盘10通过链条带动飞轮使车轮转动前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瑞滨,未经郑瑞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0201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吸尘器上的伸缩管
- 下一篇:活塞环组的第二道压缩平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