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起动磁电机无效
| 申请号: | 98200873.2 | 申请日: | 1998-0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323510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6-09 |
| 发明(设计)人: | 毛世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毛世伦;邓先登 |
| 主分类号: | H02N11/00 | 分类号: | H02N1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00700 重庆市北***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起动 磁电机 | ||
本实用新型属永磁电机。
小型汽油机(如摩托车发动机)的起动和供电一般是各自独立的,即用起动电机驱动曲轴转动从而使发动机工作;由永磁发电机向发动机供电以满足发动机点火、照明及信号系统的需要。为降低成本,简化结构,近来又出现了具有起动和发电两种功能的电机,这种电机就是将普通永磁直流电机装于发动机上,当需要起动发动机时,通过碳刷和换向器向转子绕组供电,从而驱动曲轴转动;当发动机起动后,停止向转子绕组供电,曲轴带动转子转动,绕组发出电力,经换向器和碳刷向发动机输出电力。这种电机虽简化了发动机结构,但碳刷和换向器始终处于摩擦的工作状态,容易过早磨损,所以不易推广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起动磁电机,它不仅具有起动和发电两种功能,还能使碳刷和换向器不易磨损,从而大大提高工作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转子1固定在曲轴3上,转子1上有永磁体2,换向器4也固定在曲轴上,换向器4上有换向片5,换向片5之间由导带6接通,转子1内有铁心7,铁心7上有定子绕组x1、x2、y1、y2,铁心7固定在发动机外壳12上,碳刷架8上固定有电磁线圈11,碳刷9上固定有永磁体10,碳刷架8固定在发动机外壳12上,碳刷9和永磁体10活动安放在碳刷架8内,当发动机起动时,接通起动开关K,碳刷架上的电磁线圈11得电,与永磁体10产生斥力,从而推动碳刷与换向片接通,定子绕组x1、x2、y1、y2轮流导通,产生旋转磁场,使转子1带动曲轴3转动,从而起动发动机;当发动机起动完毕后,关断起动开关K,电磁线圈11失电,碳刷9在永磁体10的带动下与换向器4分离吸附于电磁一圈11上,这时,发动机带动曲轴和转子1旋转,在定子绕组x1、x2、y1、y2上感生出电势,向发动机提供电力。
也可将永磁体10固定在碳刷架8上,电磁线圈11固定在碳刷9上,碳刷9和电磁线圈11活动安放在碳刷架8上,同样起到上述作用。
由于采用了电磁碳刷换向机构,所以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简化原发动机的结构,而且还具有较高的工作可靠性。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近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起动磁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起动磁电机的转子及定子绕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起动磁电机另一种定子绕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起动磁电机主电路原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起动磁电机另一种碳刷机构示意图。
图6、7、8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起动磁电机电磁线圈11的电联接示意图。
在图4和图6、7、8中,定子绕组x1、x2、y1、y2的一端与电原Ec相连,另一端分别接碳刷9,碳刷9对称布置于换向器4的周围,换向片5之间有导带6接通,电磁线图11与电源的连接方式可以是并联,串联和混联,当起动开关K接通后,电磁线圈11得电产生电磁力,推动永磁体10和碳刷9压向换向器4;主电路上有电流经电源Ec经定子绕组,换向片到地流通,从而产生转矩使转子转过一个角度,定子绕组x1、x2、y1、y2轮流导通,推动转子持续旋转,带动曲轴转动,起动发动机;当发动机起动后,关断起动开关K,电磁一圈11失电,永磁体11带动碳刷9与换向器分离吸附在电磁线圈11上,此时,可通过定子绕组输出电势向发动机供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毛世伦;邓先登,未经毛世伦;邓先登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008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