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效场效应霓虹灯无效
| 申请号: | 98200596.2 | 申请日: | 1998-0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316542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4-28 |
| 发明(设计)人: | 葛瑞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葛瑞柱;蔡茂林;詹才启;杨仁和;贾庙管 |
| 主分类号: | F21P1/00 | 分类号: | F21P1/00;F21K2/08;H05B3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卫华 |
| 地址: | 100027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场效应 霓虹灯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霓虹灯,属于H05B 33/00类电照明技术领域。
现有各类霓虹灯由霓虹灯管和控制器构成,它是在高电压作用下,通过电极二次发射电子束来工作的。其缺点是:1.耗能大,采用铁磁变压器的,其功率达450W,普通电子变压器也在100~160W。2.噪声大,环境污染大。3.霓虹灯的工艺、技术、质量问题都是围绕电极而产生的,因而可靠性低、寿命短。4.加在灯管的高压达数万伏,安全性差,不能在户内使用。
鉴于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能耗低、噪声小、可靠性高、安全性好的高效场效应霓虹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设计方案:
一种高效场效应霓虹灯,由灯管及其控制器构成,灯管包括玻璃管及管内壁上的荧光粉,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管外壁喷涂透明导电膜,导电膜上粘接灯管导线,灯管由透明外罩裹覆;所述控制器由电源电路、保护电路、及依次串接的功能控制器、振荡器、激励器、高频开关、输出电路构成;保护电路的输入接自高频开关的输出,保护电路的输出接振荡器的输入,输出电路的输出接灯管导线。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措施中:
所述电源电路由输入保护电路、电磁干扰控制电路、整流滤波电路、功率因数补偿电路依次串接构成。所述功能控制器由光耦器和反相器串联构成,该反相器的输出经反向二极管接所述振荡器的输入。所述保护电路由可控硅和取样电路构成,取样电路接在所述高频开关的输出回路中,其取样信号接可控硅的控制极,可控硅阴极接地,可控硅阳极经反向二极管接所述振荡器的输入。
功能控制器接收外控制信号,使振荡器振荡或停振,振荡器的输出经激励后驱动高频开关,通过输出电路产生高频方波信号,此信号加到灯管的导电膜上,在灯管内部产生静电场,电离灯管内的惰性气体,轰击灯管内壁荧光粉发光。
由于功能控制器可根据外信号控制灯管的工作情况,因而灯管既可常亮也能闪烁。
由于灯管不是用电极而是靠导电膜来产生电场的,因此避免了采用电极所带来的工艺、质量等一系列问题,可靠性大大提高。
由于灯管是靠静电场工作的,因而所需的高频振荡电压大大降低,安全性好。
由于采用导电膜后,改变导电膜的面积即可调整复阻抗,与控制电路配合后可达最佳工作点,使得灯管发光效率提高,故灯管效率高、耗能小、噪声小、寿命长。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图1是霓虹灯管的结构图;
图2和图3分别是控制器的电路框图和原理图。
本实用新型由霓虹灯管及其控制器构成。
请参见图1。灯管包括玻璃管1,灯管内壁涂荧光粉,灯管外壁喷涂二氧化锡透明导电膜3,导电膜上粘接灯管导线,灯管由透明塑料外罩或硅胶2裹覆。
灯管可根据需要制成各种字母、文字、图案等造型,以及Φ4~Φ15管径的各种颜色的粉管,灯管选用硬质钨组玻璃,应力小,不易损坏,荧光粉选用三基色稀土荧光粉。实际使用时灯管串联并联均可。
请参见图2和图3。控制器由电源电路、保护电路13、及依次串接的功能控制器8、高频振荡器9、激励器10、高频开关11、输出电路12构成。保护电路13的输入接自高频开关11的输出,保护电路13的输出接振荡器9的输入,输出电路12的输出接灯管导线。电源电路由输入保护电路4、EMI电磁干扰控制电路5、整流滤波电路6、功率因数补偿电路7依次串接构成。
输入保护电路4由保险丝、压敏电阻TNR组成,以抑制浪涌电压和浪涌电流,保证在电路异常时切断电源。电磁干扰控制电路5由L1、C1~C4按通用接法构成,以抑制差模和共模噪声。整流滤波电路6由D1~D4组成桥式整流电路。功率因数补偿电路7是由C5、C6、D5~D7按常规接法组成的无源功率因数补偿电路,功率因数达0.9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葛瑞柱;蔡茂林;詹才启;杨仁和;贾庙管,未经葛瑞柱;蔡茂林;詹才启;杨仁和;贾庙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005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