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推拉式门窗锁无效
| 申请号: | 98126250.3 | 申请日: | 1998-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257964A | 公开(公告)日: | 2000-06-28 | 
| 发明(设计)人: | 杨捷锷;陈慧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捷锷;陈慧霞 | 
| 主分类号: | E05C3/12 | 分类号: | E05C3/1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25200 浙江省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推拉 门窗 | ||
本发明属于推拉式门窗锁的改进发明,具有自动碰撞锁合和锁钩缩藏的功能。
现有的机械推拉门窗锁从结构上可看作二类:一类是门锁,锁钩设在锁体内,锁扣正立面平整而开有洞口,这类锁的特点是没有凸出部位,不碰人、不钩衣、不难看,缺点是不能自动碰撞锁合。在外边锁门,需取钥匙插入锁眼转动,才能实施锁住,很不方便。另一类是门窗锁,锁钩(或称锁舌)设在锁体上向外凸出,锁扣具有凸台形扣盒。其中一种为:在锁体的背后铰接一锁钩,锁钩上设一碰壁与凸台形的锁扣碰撞,锁体上还设一锁卡,锁卡的卡头与锁钩的卡滑配合,锁卡的卡身通过锁体上的洞口位于抗手坑中作为操动的按板。推动门窗,锁钩的碰撞壁与锁扣碰撞,锁钩向内摆转,钩头伸入扣盒内钩住锁扣内沿自动锁合。此类锁使用方使,但锁扣外凸出,装在门窗框架上,既不美观和谐,又易碰人、钩衣。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锁钩既能向内收缩、又能外凸与锁扣碰撞自动锁合的推拉式门窗锁。
本发明的目的由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包括锁体和锁扣,锁体中设有锁钩和锁卡,所述锁钩经芯轴与锁体铰接并配有外推弹簧,所述的锁卡活动安设在锁体上并配设回位弹簧,该锁卡的卡头与所述的锁钩上的锁位卡沿配合,锁体的外立面上设有所述锁卡的操动纽,在锁体中还设有止位卡头并与所述锁钩上设有的止位卡沿配合,所述的锁扣的正立面的内凹坑的底部设有碰撞壁,在内凹坑的纵向内沿设钩沿。
上述的锁卡活动安设在锁体上:或为铰接,可摆转;或定向夹紧安装,可往复移动。上述的操动纽可为按纽、按板、拨子、旋纽等。
上述的锁体可以简化为一个整体(更适用窗上),也可以分为二个、多个,便于安装(更适用门上)。
上述的外推弹簧、回位弹簧可为压缩弹簧、扭簧、拉簧、各式样的片簧等。
上述的止位卡头可和锁卡连为一体(简化结构),也可自成一个。并且止位卡头与锁卡的卡头可合并为一卡头,止位卡沿与锁位卡沿也可合为一个卡沿(但卡头和卡沿同时只能有一方可合并,否则不能实施发明目的)。
所述的锁卡的卡头,止位卡头与锁钩的卡沿可以斜面碰撞配合,锁钩内摆转时相互碰撞,卡头退缩,锁钩转过一定角度,卡头弹出卡住锁钩上的卡沿;也可以顶触配合,卡头和止住卡头顶在锁钩的一侧,锁钩向内转过一定角度,卡头弹出卡住卡沿。
本发明还可设有保险机构:例如:1、在锁体(壳体)上设可转动的旋纽,旋纽背上设保险卡子;2、在锁体上设横向移动的拔纽,拔纽背后设保险卡了;3、在锁体上设弧线移动的扳纽,扳纽背后设保险卡子等等。保险卡子顶住锁卡即处于保险状态,脱开锁卡即为自由状态,并且还可配设保险指示标志:如红、绿色色块层;“保险”“自由”文字等。
本发明是这样工作的,若要锁门(或窗),先操动锁卡,锁钩弹出凸出在外,推动门(或窗),锁钩与锁扣碰撞,锁钩向内摆转至一定角度,锁卡的卡头弹出卡住锁钩的锁位卡沿,即自动锁住。若门(窗)已开,可在门架侧边,用手按压锁钩背部至底,锁钩向内摆转,转过锁位卡沿后再内转,至止位卡头弹出卡住止位卡沿,使锁钩止住不能外弹,藏在门窗架中。操动锁卡,使止位卡头和卡头先后脱开卡沿,锁钩弹出。
本发明能自动碰撞上锁,关门(窗)方便。锁钩可以向内摆转缩藏在门窗架中,锁扣、锁钩都不外凸,既美观、和谐,又不钩衣、碰人,很有实用价值。
本发明有如下附图
图1为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实施例1的结构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2中壳体的外立面图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
图中标号表示:1、壳体,2、内盒,3、螺钉,4、锁卡,5、按纽,6、卡头,7、锁位卡沿,8、止位卡沿,9、芯轴,10、外摊弹簧,11、锁扣,12、碰撞壁,13、锁钩,14、钩沿,15、保险卡子,16、保险拔子,17、回位弹簧,18、销轴,19、止位卡头,20、紧固螺钉,21、拉手坑,22、盒盖,23、内挡壁,24、外拉手坑,25、锁芯,26、内按钮,27、锁拔,28、保险指示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捷锷;陈慧霞,未经杨捷锷;陈慧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1262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二苯膦甲基取代的胺烃基膦酸、膦酸盐及其合成方法
- 下一篇:光学参量放大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