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二氧化锆纳米粉填充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98126209.0 | 申请日: | 1998-1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227234A | 公开(公告)日: | 1999-09-01 |
| 发明(设计)人: | 阎逢元;薛群基;周惠娣;陈建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08K3/20 | 分类号: | C08K3/20;C08J3/20 |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兰州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方晓佳 |
| 地址: | 7300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氧化锆 纳米 填充 聚合物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二氧化锆纳米粉填充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以减摩和耐磨为目的,通过在聚合物粉末中填充无机颗粒填料,并经机械共混来制备聚合物复合材料的方法,在聚合物摩擦学材料的研究和开发领域是一种非常普遍而有效的实用方法。填料的填充能有效地提高聚合物材料的导电、导热、硬度、拉伸强度或抗蠕变性能等,并能显著改善聚合物材料的润滑性和耐磨性。从一般的摩擦学应用角度分析,微米级填料发挥摩擦学作用的最低填充量均是大于15%体积比,有时高达45%。这样高的填料填充量将不可避免的造成一些负面效应,如聚合物复合材料的伸长率和柔韧性随填料填充量的增加而显著降低、孔隙度随之增大等问题。
聚合物复合材料中填料的摩擦学作用主要有机械、物理作用和化学作用。填料的机械、物理作用主要是提高聚合物基质材料的承载能力、抗永久形变能力以及导热和导电性能等;填料的化学作用则主要是改善在摩擦过程中聚合物转移膜的均匀性和稳定性等。对于缓和的摩擦条件,填料的化学作用则更为重要。如何既能保持聚合物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又能改善聚合物材料的减摩耐磨性能,这是聚合物复合材料研制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常规尺寸的粒子填充存在着填充量大、对聚合物材料本身的机械性能(如拉伸强度、柔韧性等)有明显的影响等问题;纳米颗粒填充对聚合物本身的机械性能的影响较小,但是用制备好的纳米粒子填充聚合物所难以解决的问题就是纳米粒子的团聚。尽管可以采用液相超声波分散的方法,但由于存在着高表面活性所引起的纳米粒子硬团聚的现象,因此该方法也很难解除纳米粒子的团聚。所以说上述方法制备的纳米填充聚合物复合材料并未从根本上解决纳米粒子的均匀分散问题,该复合材料实际上是部分纳米颗粒和部分纳米团聚成微米级的颗粒共同填充的结果,而没有真正实现纳米分散。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不影响聚合物材料本身分子结构的基础上,提供一种含二氧化锆纳米粉填充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此方法克服了常规方法所存在的上述问题,应用此方法可以使二氧化锆纳米粉在聚合物中的填充获得充分的分散效果,所制备的聚合物复合材料的性能更加优异。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措施来实现:
本发明根据二氧化锆纳米粉的制备特点,将填料的制备方法和与聚合物的共混原位完成,从而实现纳米填充颗粒的均匀分散。
本发明的方法按以下次序的几个步骤进行:
1、提供一种聚合物材料,它包含高密度聚乙烯(HDPE)、聚苯硫醚(PPS)、聚四氟乙烯(PTFE)和聚酰亚胺(PI)中的其中一种或是由上述聚合物组成的耐高温型的聚合物合金材料;以及提供一种表面活性剂,它包含含氟表面活性剂和OP表面活性剂中的其中一种;和次氯酸锆水溶液。在水溶液中使得上述组分充分混合。并在不断搅拌的过程中,用过量的氨水滴定含次氯酸锆的复合溶液,生成纳米级的ZrO(OH)2沉淀,过滤除去NH4+和Cl-。
2、在120℃~250℃条件下进行水分蒸发处理,将ZrO(OH)2部分转化为ZrO2·H2O。
3、在350~400℃下保温2~5小时,以实现ZrO(OH)2向ZrO2·H2O的转化以及ZrO2·H2O的脱水。根据聚合物的种类,聚合物复合材料最终的成型压力需要控制在30~60MPa。
本发明选用的聚合物粉末粒度在1~100微米,粒度过小易造成聚合物材料自身的性能降低,过大则影响纳米粒子的分散,其中以粒度为5~30微米最好。
本发明选用的水基表面活性剂可以是含氟表面活性剂(氟-碳分散剂)和OP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乳化剂),其基本要求应该是表面活性剂(或称之为湿润剂、分散剂)在次氯酸锆电解质溶液中保持稳定,并能够有效的润湿聚合物颗粒,从而在机械搅拌的辅助作用下起到悬浮聚合物固体颗粒的效果。其中表面活性剂的用量为水的0.1~2%(重量百分比)。
按本发明制备的纳米填充聚合物复合材料,其主要性能可达到如下范围:
颜色均匀,在高倍电镜甚至透射电镜下,很难观测到大的无机粒子,但可以通过X-射线衍射反映出粒子的结晶状态。
按本发明制备的复合材料中,ZrO2的粒度在3~50纳米。
抗拉强度:可以达到聚合物基体材料的90%以上。
伸长率:达到聚合物基体材料的95%左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1262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