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接连接器无效
| 申请号: | 98125142.0 | 申请日: | 1998-1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221232A | 公开(公告)日: | 1999-06-30 | 
| 发明(设计)人: | 坂谷敦;冈安恭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1R11/00 | 分类号: | H01R11/00;H01R4/24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兴鹏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接连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接电连接器。
图9显示一种传统的压接连接器6,包含有连接器壳体1和一阴压接端子接头2,该阴压接端子接头2被罩在位于连接器壳体1内部的端子壳腔3中。端子接头2具有一狭长盒状内腔,其前端部设有弹性接触件5,该弹性接触件5与一相应端子接头(未显示)相接合。一个压力接触刀刃4位于压接端子接头2的后端,一绝缘电线W与其相接。
电线W通过一自动机器与压接端子接头2相连。即,绝缘电线W通过自动机器的施压接置(未显示)被压接在压力接触刀刃4上,由此完成刀刃4和电线W的电连接。
实际上,壳体的前端面与自动机器的接收面9相对,来自于自动机器的压力沿箭头A的方向作用在压接端子接头2的后端面上,该力通过端子壳腔3的前端面壁3A并被接收面9所接收和阻止。因此,压接端子接头2被在其前后端之间夹紧。
然而,压接端子接头2在前后方向上具有狭长内腔。其结果是,在自动机器的压力很大的情况下,压接端子接头2可能变形,并在腔体3中弯曲。
本发明是在考虑了上述问题之后发展起来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压接端子接头,该端子接头在电线被推入刀刃时不弯曲。
根据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包括:一个壳体、壳体中的一个腔体和一细长的压接端子接头,该压接端子接头可沿其轴向插入腔体中,所述接头的一端具有一沿所述轴向延伸的切口,所述切口限定了一个连接电线用的压接刀刃,所述接头的另一端部包括一个端子,以与相对应的端子接头相连接,其中,所述接头的中间部分在其相对面上具有向外凸出的支座,所述支座与位于所述腔体壁上的相应阶梯形凹槽相啮合,并阻挡作用在所述轴向上的所述一端部的端部负荷。
较佳地,支座位于与所述轴向相垂直的平面上,并包括一个所述端子的向外凸起或一阶梯形凹槽。端子可以包括一个与所述腔体向内凸出部分的一侧接合的固定撞杆,所述凸出部分的另一侧与所述支座之一相接合。
本发明的其它特点,可以从下面对仅以附图示范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描绘中看出,其中:
图1为未装配状态下,根据本发明的压接连接器的斜视图;
图2为装配之后的压接连接器的斜视图;
图3为压接端子接头的平面图;
图4为压接端子接头的侧面图;
图5为压接端子接头的前视图;
图6为压接端子接头的侧视截面图;
图7为连接器壳体的侧视截面图;
图8为与压接连接器连接之后,连接器壳体的侧视截面图;
图9为现有技术的压接连接器的侧视截面图。
下面借助图1-8解释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按照本发明的压接连接器40具有一连接器壳体10,一个被罩在连接器壳体10中的阴压接端子接头20,和一套住连接器壳体10的后部的套件30。在本实施例中,压接连接器40的前端面是与相应连接器(未显示)相接的表面。
如图3-6所示,压接端子接头20在前后方向上具有狭长方形管状内腔。在压接端子接头20的前端部设有一弹性接触件22,该弹性接触件22是通过将底面21前部边缘的凸出部分向内弯曲而形成的。阳端子接头(未显示)的一个薄片被弹性地保持在弹性接触件22和前部上表面23A之间,由此使阳端子接头和阴端子接头进入电连接状态。
在压接端子接头20的后端部,后部的上表面23B和下表面21在它们左右后端部开口以形成一剖切压接件24。该压接件24与连接器壳体10的电线接收件15(随后解释)相对应。绝缘电线W通过向后推动与压接件24相连,切开其绝缘层并使其线芯与压接件24相接。
通过弯曲形成的撞杆25在端子接头20的前部上表面23A向斜上方凸出。当端子接头20被插入壳腔11的正确位置时,该撞杆25与止动面14A(随后描述)接合,并使端子接头20保持在被夹持状态。
进而,朝撞杆25的后部,后部上表面23B向上升至一高于前部上表面23A的特定高度,两平面之间形成一台阶。该台阶的前边缘部包括一第一凸起件26。在第一凸起件26和前部上表面23A之间的阶梯的高度与端子壳腔11的止动凸起14的凸出高度一致。第一凸起件26是通过将后部上表面23B的端面折叠成双层而形成的。
进一步地,在压接端子接头20的横向、下表面21上有两个切口,一个切口位于第一凸起件26附近,第二切口位于其稍后位置。切口之间的部分从下表面21向下推出,形成一桥形凸起31,该桥形凸起31的前端部包括一第二凸起件2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电装株式会社,未经住友电装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1251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R 导电连接;一组相互绝缘的电连接元件的结构组合;连接装置;集电器
H01R11-00 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开的连接位置用来或可能用来使导电部件互连的各连接元件,例如:由电线或电缆支承并具有便于与某些其他电线;接线柱或导电部件;接线盒进行电连接的装置的电线或电缆端部部件
H01R11-01 .以其连接位置之间导电互连的形式或安排为特点区分的
H01R11-03 .以各连接元件上连接位置的类型或以连接位置与导电部件之间的连接类型为特征的
H01R11-11 .由电线或电缆支承并具有便于与其他电线、端子或导电部件连接的装置的电线或电缆端部部件或抽头部件
H01R11-12 ..终接于环、钩或叉的端接片
H01R11-16 ..终接于焊头或插座的端接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