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稻田整地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98122506.3 | 申请日: | 1998-1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705C | 公开(公告)日: | 2001-12-05 |
| 发明(设计)人: | 郑庭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庭学 |
| 主分类号: | A01B79/00 | 分类号: | A01B79/00 |
| 代理公司: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乔同勋,林东春 |
| 地址: | 836003 新疆维***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稻田 整地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整地方法,用于大面积地块种植水稻时使用。
由于水稻在栽培学上的特性,对稻田平整度的要求很高,同一畦内地面的水平程度与收获产量密切相关,所以播前整地成为水稻栽培作业中的关键环节。传统的稻田整地方法是先将犁好的田块进行平整,再将其分割成均匀的矩形格田,一格田为一畦,并使畦内达到平整,最后还要设置毛渠,此种方法由于工序繁杂,消耗劳动多,土地利用率偏低,尤其不适应于地形条件复杂的大面积地块。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以上传统整地方法的不足提供一套适于大面积地块的省时省力,土地利用率高的稻田整地方法。
本发明所述的整地方法畦埂的设置一改以往的均匀矩形格田式,严格按照田块的等高线设置,通常为不规则的曲线,其步骤如下:
1,犁地:常规作业;
2,刨耙:针对地形选择适宜的刨耙机具和作业方式,消除极端的高包和低坑,使地面大体上初步平整;
3,测线:用测绘用的水准仪找出高差不大于5cm的一条条等高线并予以标记,高差的取值与地块的坡降大小和地面平整情况有关,坡降较大及平整度差时取值大;
4,打埂:沿等高线起垄成埂;
5,刮平:畦内机械整平,达到“高差不过寸,寸水不露泥”的质量要求;
在犁地前若有明显高包和坑洼,可先行适当推平;并且相邻等高线间的高差最好为3-5cm,并使相邻等高线围成的区域面积在500-1000m2。为使整地效果更为理想,可在刮平后结合播前灌进行水整地,即在畦内放水,以水测平,人跟水走进一步平整畦面。
采用此种整地方法,具有以下显著的优点:
①,机械作业层次少。与传统方法相比,少了打直埂和犁毛渠两环节,减轻了机械对耕层的碾压;
②,节约劳力。减少了接埂头、修整毛渠及人工平地等所需的劳动量;
③,提高土地利用率。由于畦田面积扩大,缩短了整个地块中埂子总长度,并且不设毛渠,使土地利用率由原来的70-80%提高到95%左右;
④,降低成本。虽然增加了测等高线环节,但总体上单位面积投入的机力和人力劳动都大为减少。
以下是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方案。
图1为本实施例虚拟的从整地完成后的某大面积条田中截取的部分地块地形示意图。其中所示的矩形AEFL为所截取地块的边缘,AK、BC、DH、EG均为等高线(埂)。本实施例包括以下的步骤:
1,犁地:常规手段疏松耕层;
2,刨平:根据地形情况作机械刨平,用以消除极端的低坑和高包,以使地面初步平整;
3,测线:用测绘用的水准仪找出高差为3cm的等高线,并使相邻等高线围成的区域面积在500-1000m2;
4,打埂:采用与小型拖拉机适配的刮土板为倒“八”字形且两翼板张角可调的刮土器沿每条等高线起垄成埂,埂底宽30cm,埂高15-20cm;
5,刮平:利用小型拖拉机牵引的刮土板在埂间畦内进行刮平,刮土板与牵引架之间的角度可根据地形情况进行调整,达到不仅使打埂形成的沟槽平整,而且使整个畦内平整度达到“高差不过寸,寸水不露泥”的质量要求;
6,水整地:结合播前灌,人跟水走,以水测平,人工消除刮平作业中刮土板接缝及埂边遗漏,进一步平整紧实畦面,并封漏补缺修善畦埂。
本实施例所示的截取部分AEFL也可以是某大面积非条田地块中的一部分,以使此整地方法进一步适应于除条田以外的各种形状地块,从而进一步体现出该方法相对于常规的矩形格田式整地方法的优越性,并且其等高线的分布不仅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中摸拟的形式,应该是依实际的地形情况表现为各种不同的形状。
本发明所涉及的方法还可以延伸到除稻田以外的其他任何对地块平整度有较高要求的作物栽培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庭学,未经郑庭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1225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