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辅助自行车无效
| 申请号: | 98120834.7 | 申请日: | 1998-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662C | 公开(公告)日: | 2001-09-26 |
| 发明(设计)人: | 伊势野满;山口正昭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62M23/02 | 分类号: | B62M23/02;B62K15/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健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辅助 自行车 | ||
本发明涉及备有辅助人力的电动机的电动辅助自行车。
电动辅助自行车是从电动机供给与对脚蹬的蹬力(踏力)相应的辅助动力的自行车,作为这样的自行车,例如,有日本专利公开平成9-2370号公报“电动辅助自行车”。
该电动辅助自行车的车架,根据该公报的图1和图2,是由从侧面看V字形的前部车架3(标号引用公报中所记载者。下同)与后部车架4组成的结合体。
前部车架3由从前叉立管5向斜后方下行的主架3A、与主架3A的下端连接的弯曲的中间部3B、从中间部3向斜后方上行的座架3C组成。前部车架3的周围用车体罩16覆盖着。
主架3A是安装蓄电池壳体组件30和带主开关的锁装置70的,中间部3B是安装电动机18的,座架3C是安装控制单元100的。
此外,根据公报的图22,控制单元100在蓄电池电源BAT的电压低于残量判定电压值时点亮灯L以促进充电。
可是,近年来开始要求把电动辅助自行车与一般的折叠式自行车同样地折叠起来携带。例如,在出远门时希望把电动辅助自行车折叠起来放在汽车上带走。于是,可以考虑把上述现有的电动辅助自行车1的前部车架3弄成可以折叠的结构。
但是,对于上述电动辅助自行车1而言,没有办法折叠。因为缺乏作为折叠的前提的电气零件的配置。
于是,本发明者们,为了实现折叠结构,就车架结构和电气零件的配置继续研究,重新认识电气零件的配置,成功地采用了新型车架结构。
具体地说,权利要求1的发明,在备有辅助人力的电动机的电动辅助自行车中,其特征在于,把备有前轮和车把的前车架、与备有后轮、座管安装用的座支持架和鞍座的后车架可折叠地连接,把蓄电池配置在该后车架的下部,把主开关安装在座支持架上,同时把控制单元收容于座支持架的内部。
蓄电池和主开关和控制单元,位于后车架的彼此接近的位置上。因此,连接蓄电池和主开关和控制单元的电线(电气配线),可以集中于后车架进行配线。结果,配线很短就可以了。进而,电线由于没有必要在后车架与前车架之间配线,所以在把车架折叠起来时不会被弯曲。
权利要求2的发明,其特征在于,把控制单元配置在比主开关低的位置。
由于作为较重物体的控制单元在下方位置,所以电动辅助自行车的重心低。此外,把主开关配置在操作性好的上方位置。
对附图简单说明如下: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电动辅助自行车的侧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电动辅助自行车的俯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车体车架的分解透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后车架、座支持架和动力单元周围的主要部分侧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蓄电池单元的构成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把蓄电池单元收容于后部车架的空间部的状态的侧剖视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表示残量显示部、显示按钮和罩的关系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表示蓄电池单元与蓄电池导向座的关系的分解透视图;
图9是沿图6的9-9线截取的剖视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把主开关和控制单元安装于座支持架的状态的侧剖视图;
图11是沿图10的11-11线截取的剖视图;
图12是沿图10的12-12线截取的剖视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的铰链机构和连接机构的分解透视图;
图14是根据本发明的连接机构的侧视图;
图15是根据本发明的铰链机构和连接机构的俯视剖视图;
图16是根据本发明的连接机构的作用图;
图17是根据本发明的铰链机构和连接机构的俯视剖视图;
图18是根据本发明的前、后车架的折叠结构的作用图;
图19是根据本发明的电动辅助自行车的作用图;
图20是根据本发明的电动辅助自行车的作用图。
下面按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而且,“前”、“后”、“左”、“右”、“上”、“下”按骑行者所看到的方向,Fr表示前侧,Rr表示后侧,L表示左侧,R表示右侧。此外,图面应按标号的方向观看。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电动辅助自行车的侧视图。
电动辅助自行车1是在前后方向中央附近把前车架2与后车架3可折叠地连接起来,弄成车体车架(车架)4的折叠式自行车。
前车架2,是把前叉6可转动地安装于前端部的前叉立管5内,把前轮7和车把8安装于该前叉6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1208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α-溴,ω-氯烷烃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密封型往复式压缩机的阀门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