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滚动轴承套圈毛坯的生产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98116805.1 | 申请日: | 1998-07-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243207A | 公开(公告)日: | 2000-02-02 |
| 发明(设计)人: | 仝存智;李峰生;路相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峰生 |
| 主分类号: | F16C33/30 | 分类号: | F16C33/3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55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滚动轴承 毛坯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滚动轴承套圈毛坯的生产方法,特别涉及到离心铸造技术在滚动轴承套圈毛坯的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目前滚动轴承套圈毛坯的生产方法,一般是用炼钢电炉金属冶炼浇注成锭,精整钢锭表面,钢锭经扩散退火,锻制成材,然后再由轴承生产厂家根据不同滚动轴承型号及重量进行加热、下料、锻造成型。上述生产方法,由于生产工艺路线长,从而造成滚动轴承套圈毛坯生产的成本高,同时由于在轴承钢的生产过程中,不能高要求地保证轴承钢内部组织均匀性及洁净度,容易造成轴钢内部偏析,疏松及非金属夹杂物等质量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滚动轴承套圈毛坯的生产方法,它把冶金技术和机械制造技术结合起来,从而达到降低滚动轴承套圈毛坯的生产成本和提高质量的目的。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所述的技术方法实现的,如图1所示:根据滚动轴承套圈毛坯所需材质不同,将所需炉料,按不同比例加入炼钢电炉加热熔化,利用常规的冶炼方法进行冶炼,当温度达到1580℃至1600℃时出炉,钢水倒入钢包后,再把钢水浇入离心铸造机的旋转模形里进行离心铸造。在浇注过程中实施模形内外强制冷却,待钢水冷却凝固后,出模保温缓冷至常温。然后将铸造好的工件,按照滚动轴承套圈毛坯的常规锻造方法,加热到900℃至1100℃锻造成形。最后经过热处理球化退火制成滚动轴承套圈毛坯。本发明通过冶金技术和机械制造技术结合,使滚动轴承套圈毛坯的金属结构,碳化物的分布更加趋于合理,也使它的致密度增加,从而确保滚动轴承套圈毛坯的质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如图2所示6414型轴承外套圈毛坯的生产方法:
第一步用10吨电弧炉按氧化法冶炼GCr15轴承钢,先装入10吨废钢和80公斤的炼钢生铁,送电始熔,穿井半熔取样作C、P分析直至溶清,当温度大于1530℃开始氧化取样分析C。于氧化末期加入Fe-Mn作锰沸腾,而后扒渣还原,重造新渣,分批加入炭粉和Fe-Si粉脱氧精炼,合金化加入高碳Fe-Cr250kg,继续脱氧精炼。调温至1620℃±10℃,在成分、温度达标的前提下,加入Fe-Si,金属铝进行终脱氧后出钢。
第二步:将冶炼好的钢水倒入容量250kg的钢包中。
第三步:将钢包中的钢水浇入各个离心铸造机的旋转模形里,铸造成外径137mm×内径71mm×高292mm的套筒,浇铸过程中内外强冷却,当温度降到1000℃以下时,出模保温缓冷到常温。
第四步:将离心铸造好的套筒,按常规热处理方法进行球化退火。
第五步:将退火后的套筒在锯床上切成56.5mm高的套圈。
第六步:将切断的套图加热到1000℃以上,送入压力机压平到45mm高。
第七步:趁热将压平后的套圈送入扩孔机并扩孔到外径183mm×内径145mm×高45mm
第八步:送入整形模具进行整形。
第九步:将整形后的套圈毛坯散开或实施喷雾冷却。
第十步:将套圈毛坏送入退火炉按常规方法进行退火处理,最终制成滚动轴承6414型外套圈毛坯。
实施例2如图3所示,6414型轴承内圈毛坯的生产方法:
第一步,采用100kg中频感应电炉冶炼轴承钢GCr15,炉料配比按常规方法进行将85.5kg清洁废钢和12kg炼钢生铁,随炉料溶化逐步加入直至溶清。在作化学成分析后,再加入部分生铁调碳,加入Fe-Mn、Fe-Si脱氧,而后加入高碳Fe-Cr2.5kg进行钢液合金化,调整钢液温度为1600℃和成分达标,最终进行铝脱氧,在各项技术指标达标后即可出钢。
第二步:将电炉里钢水倒入容量为25kg的钢包中。
第三步:将钢包中的钢水,送入各个离心铸造机的旋转模形里,浇铸成外径95mm×内径35mm×高50mm园套,浇铸过程中,模形内外实施强制冷却,当温度降到1000℃以下时出模保温缓冷到常温。
第四步:将铸造的园套加热到900℃以上,送到锤上实施揉打并扩孔制成外径106.6mm×内径67.5mm×高45mm的套圈。
第五步:将锻打的套圈散开或实施喷雾冷却到常温。
第六步:将套圈送入退火炉按常规方法进行退火处理,最终制成滚动轴承6414型内套圈毛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峰生,未经李峰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1168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油墨速洗剂
- 下一篇:予焊接碳钢化学镀法兰的生产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