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稀土金属丝的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8113525.0 | 申请日: | 1998-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091C | 公开(公告)日: | 2001-08-29 |
发明(设计)人: | 高平祥;柴钟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钢铁路工程器材厂 |
主分类号: | B21C23/08 | 分类号: | B21C23/08 |
代理公司: | 湖北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段姣姣 |
地址: | 430083***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稀土 金属丝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混合金属丝的加工成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稀土金属丝的生产方法。
本发明之前,熔炼稀土金属丝大多采用的是真空感应电炉、真空电阻炉或真空电弧炉。这种制作稀土金属丝棒的方法,由于存在工艺复杂,操作难度大,并需一套专用的真空设备,基本上已由名称为《混合稀土金属丝棒》、申请号为91105686.6的专利技术所取代,这种专利技术虽克服了不需专用真空设备,不使稀土金属丝棒被氧化燃烧,成品率得到提高,但仍存在以下不足:
1.由于稀土料与KCL是直接放置在中频电炉内,会导致热熔后的稀土料杂质含量高;
2.工艺过程相对复杂,因一是稀土料与KCL不是同时加热熔化,是在升温前,先置入一铁块,起导电作用,使KCL尽快熔化,并迅速升温到800℃,这时将铁芯取出,再将稀土料置入进行熔化。二是当稀土料与KCL全部熔化后,要在950℃~1000℃下静置15~20分钟,由于中频电炉功率大,故能耗大。
3.在丝棒出口处设置喷油装置,用常温状态下的油不断喷到高温的丝棒上用以冷却丝棒,这样由于油与丝棒间的温差大,造成稀土丝棒的塑性和韧性差,易断裂,为克服其问题,则采用加合金元素Mg或单一稀土金属钇。这样不仅增加了工艺的复杂性,而且还可能使生产成本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工艺简单、成本低、不用添加其它元素且塑性和韧性符合标准的稀土金属丝生产方法。
其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将稀土料与KCL分层混装在中频电炉内,加热直至使稀土料与KCL全部熔化。熔化结束后,捞渣并进行铸锭,然后对铸锭进行预热。预热设备在热状态下先将压模在550℃~600℃条件下预热25~30分钟。当压模预热3~5分钟后,开始对稀土铸锭在280℃~295℃条件下预热21~25分钟。在油压机的压力作用下,以0.6~0.9米/秒的速度被挤压出的稀土丝并进入到旋转的盛油容器内进行冷却。再通过对焊机焊接成用户所需要的长度或重量。
为控制稀土丝的杂质含量,故在中频电炉内放置一石墨坩埚,该坩埚与电炉内壁之间喷涂一层耐火炉衬,将原料即稀土料与KCL分层混装于坩埚内。
为使挤出的稀土丝塑性和韧性达到标准,符合用户要求,不致使稀土丝在油中很快冷却下来,故保持油温在40℃~50℃,使得稀土丝冷却速度不会太快。
在油压机上安装速度调节阀,调节压力机主缸的下行速度,以满足生产多种规格的稀土丝要求。
为使挤出的稀土丝盘圆,故将盛油容器做成旋转的,使稀土丝绕着旋转的盛油容器转动。
本发明不用添加其它元素,通过本身的工艺制度,使其塑性及韧性得到保证,即可生产出符合国家标准的稀土丝。工艺简单,操作方便,节约能源,生产成本低。
实施例1.生产直径2.5毫米的稀土丝
采用GWJ0.15-100型中频电炉,将稀土料与KCL分层装入中频电炉中的坩埚内,装满后,顶部为KCL层,送电熔化,待原料全部熔化后,搅拌捞渣并进行铸锭。先将压模在550℃条件下预热30分钟。当压模预热5分钟时,开始对铸锭在290℃温度条件下进行预热25分钟。当压模及铸锭预热时间到后,将铸锭放入压模内,再放上一个直径2.6毫米的模芯,在3150K油压机上挤压成丝。压力机主缸的下行速度为4毫米、秒,出丝速度为0.8毫米/秒,挤出的稀土丝进入到旋转的盛油容器内冷却。容器内盛有45℃温度的20#机油,然后将丝进在氩气保护条件下进行焊接,并缠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钢铁路工程器材厂,未经武钢铁路工程器材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1135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造管体的方法及应用管体制造管子的方法
- 下一篇:章鱼烧及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