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性活性碳纤维的制备及其用于还原吸附提取银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98113256.1 | 申请日: | 1998-06-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215C | 公开(公告)日: | 2001-05-23 |
| 发明(设计)人: | 曾汉民;陆耘;陈水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 主分类号: | D01F9/12 | 分类号: | D01F9/12;C22B3/24 |
| 代理公司: | 中山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碧芳 |
| 地址: | 51027***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性 活性 碳纤维 制备 及其 用于 还原 吸附 提取 方法 | ||
1.一种改性活性碳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活性碳纤维的表面氧化处理和负载有机质过程,其特征是:
(1)活性碳纤维的表面氧化处理:活性碳纤维先用10%的稀盐酸浸泡1~12小时,沥去酸液,水洗至pH>5,晾干后,用氧化剂氧化1~6小时。倾去氧化酸液,水洗至中性;所说的氧化剂为1~12N的硝酸或5%~25%的双氧水;
(2)负载有机质:将表面氧化处理后的活性碳纤维浸于浓度为0.01~0.5g/l的有机质溶液中1~24小时,活性碳纤维与有机质溶液的固液比按mg/ml为1∶1~1∶5;所说的有机质为苯酚、硝基苯酚、苯甲酸、苯胺、亚甲基蓝、结晶紫、铬蓝黑R或铬黑T;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制备的改性活性碳纤维用于还原吸附提取金属银,其特征是将改性活性碳纤维浸入到含银离子的碱性溶液中还原吸附一定时间,然后将含银金属的改性活性碳纤维高温灼烧,得到金属银,改性活性碳纤维与含银离子溶液的固液比按mg/ml为(0.1~10)∶1。
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吸附还原过程在振荡或搅拌状态下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11325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