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活性碳纤维的制备方法及其用于处理染料废水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98113255.3 | 申请日: | 1998-06-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342C | 公开(公告)日: | 2003-02-12 |
| 发明(设计)人: | 曾汉民;陆耘;陈水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2F1/28 | 分类号: | C02F1/28;D01F9/12;//;10130);C02F1033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027***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活性 碳纤维 制备 方法 及其 用于 处理 染料 废水 | ||
1.一种活性碳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原纤维的预处理、碳化及活化过程,其特征是:
(1)原纤维的预处理:原纤维用5%的NaOH溶液浸泡24~48小时,水洗至中性,再用5%~35%磷酸氢二铵溶液浸泡12~48小时,固液比为1∶1,浸泡后取出纤维晾干备用;
(2)碳化:预处理后的纤维在750~950℃温度下恒温30分钟碳化;
(3)活化:碳纤维于750-950℃温度下用流量为0.5~5g/min的水蒸汽活化0.5~6小时,得到比表面积为1000~3000m2/g,孔分布为0.7nm~2nm的活性碳纤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原纤维经预处理后,再用5~80%的磷酸浸泡1~9小时,然后再进行碳化和活化,碳化温度为350~65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原纤维为PAN、PVA或沥青,先在通入空气的条件下,以2~15℃/min的升温速度加热至190~250℃使纤维热稳定化,然后再进行后续制备步骤。
4.一种吸附处理含染料废水的方法,将吸附剂装柱,使含染料废水流过吸附柱,其特征是所用吸附剂为权利要求1-3方法之一所制备的活性碳纤维。
5.一种吸附处理含染料废水的方法,将吸附剂投入含染料废水中,搅拌吸附,其特征是所用吸附剂为权利要求1-3方法之一所制备的活性碳纤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11325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可编码层的玻璃制品
- 下一篇:具有四态按键的键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