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固体自锁模飞秒激光器无效
| 申请号: | 98112985.4 | 申请日: | 1998-10-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211095A | 公开(公告)日: | 1999-03-17 |
| 发明(设计)人: | 杨鸿儒;赵卫;王水才;刘进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1S3/16 | 分类号: | H01S3/16 |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西安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任越 |
| 地址: | 710068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体 锁模飞秒 激光器 | ||
本发明属于固体激光器结构的改进。
激光器的自锁模技术给固体激光器的超短脉冲的产生带来了深刻的变革。目前从钛宝石自锁模激光中直接产生了6.5fs的最短光脉冲,采用腔外压缩技术得到小于5fs的光脉冲。而利用啁啾脉冲放大技术使固体激光系统可获得极高的峰值功率密度和大的输出能量,由此固体激光器的超快强激光物理成为研究热点。由于全固体激光器是由激光二极管(LD)泵浦固体激光器,具有效率高、体积小、寿命长、稳定性好等优点,所以全固体自锁模激光器已成为激光领域研究的发展方向。
实现固体激光器的自锁模则要求激光增益介质具有大的非线性系数(n2),以提供足够强的自聚焦效应,并降低自锁模的启动功率。如:Ti:Sapphire、Cr:LiSAF、Nd;YAG、Nd:YLF等激光增益介质都有大的非线性系数,能满足自锁模的要求。但是Cr:LiSAF介质不能输出1054nm的激光脉冲,而Nd;YAG、Nd:YLF、Ti;Sapphire等增益介质虽可输出1054nm左右的激光脉冲,但Nd:YAG和Nd:YLF因光谱半宽窄而不能产生飞秒脉冲,其中Ti:Sapphire在1054nm波长上增益较低,且不能用激光二极管直接泵浦;Nd:LMA(La1-xMgNdxAl11O19)激光介质的中心波长虽在1054nm上,由于其本身的非线性系数较小,不能直接进行克尔透镜锁模。所以迄今未见有能产生1054nm激光脉冲的全固体自锁模飞秒激光器。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克服上述存在问题,设计出一种能产生1054nm激光脉冲的全固体自锁模飞秒激光器。
本发明所设计的能输出1054nm波长的全固体自锁模飞秒激光器是由泵浦光学系统与激光谐振腔耦合构成,采用高掺杂浓度的Nd:LMA为增益介质,用SF57做克尔介质,以激光二极管泵浦实现;其具体技术方案为,以激光二极管为泵浦源,泵浦光通过泵浦光学系统进入激光谐振腔,在光学系统中设置有光学透镜组和半波片;激光谐振腔的结构依次为,Nd:LMA增益介质,其输入面为平面端,镀有双色膜,即对泵浦光高透射,对1054nm的激光波长高反射,另一端为布氏角切割,增益介质输出光束经过狭缝到高反射前凹面镜,与前凹面镜相对位置设有高反射后凹面镜,在两凹面镜之间设置二端均为布氏角切割的SF57克尔介质,后凹面镜的出射光束经过一对补偿棱镜和狭缝到达输出平面镜,输出平面镜固定在微位移振动器上。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整个激光谐振腔的光程长度在1154mm附近调整,从增益介质的平面端到前凹面镜的光程长度为400mm,从前凹面镜到后凹面镜的光程长度为74mm,其中前凹镜至克尔介质前端为24.7mm,从后凹面镜到输出平面镜的光程长度为680mm,其中棱镜对之间距为620mm。
本发明所设计的全固体自锁模飞秒激光器,由于采用了具有较大非线性系数和较快响应时间的SF57做为克尔介质,增强了自聚焦效应,降低了自锁模自启动阈值功率,使Nd:LMA激光器实现了稳定的克尔透镜锁模,解决了Nd:LMA增益介质因非线性系数小不能直接自锁模的问题,其激光脉冲宽度可达610fs,波长1054nm;以激光二极管泵浦方式使Nd:LMA激光器实现了全固体化,成为体积小,输出稳定的飞秒激光光源,其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激光系统、场强物理、激光核聚变、X光激光及超快过程研究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附图1为本发明所设计以Nd:LMA为增益介质、SF57为克尔介质的全固体自锁模飞秒激光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激光二极管,2为泵浦光学系统,3为半波片,4为增益介质,5为狭缝,6为前凹面镜,7为克尔介质,8为后凹面镜,9为补偿棱镜,10为补偿棱镜,11为狭缝,12为输出平面镜。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和工作原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11298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