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盗自行车无效
| 申请号: | 98112595.6 | 申请日: | 1998-08-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553C | 公开(公告)日: | 2002-01-30 |
| 发明(设计)人: | 沈其衡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其衡 |
| 主分类号: | B62H5/16 | 分类号: | B62H5/1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10007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防盗 自行车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盗自行车。
众所周知,自行车是人们日常代步的交通工具和健身运动的器材,在我国相当普及,但自行车极易被盗,对自行车整体结构观察,它没有防盗功能,一般是整车出厂销售到顾客手里后,再由顾客另外购买一把车锁安装在车上,安装上的车锁容易被盗贼破坏和拆卸掉,所以盗贼能轻易将车弄开后将车骑走,自行车大量被盗销脏的丑恶现象成为一个社会关注的问题,自行车制造商为此也在想方设法,例如在前叉安装笼头锁;在车架上加焊一把车锁等,但车照样被盗销脏,关键是车架与锁体是两个部件,能用许多方法将其分离,而对自行车结构没有任何破坏,对自行车的表面也没有什么损伤。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将锁体与车架结合成整体的防盗自行车,将车架与通孔套筒和盲孔套筒通过电焊或镶固等方法结合成一个不可分割的锁体,既车架是该锁体的连接部分,盗贼如破坏锁体既损坏了车架,无法将车骑走,也无法销脏,因此达到防盗窃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特征是通过如下方案实现的;将车架的立叉或横叉或前叉从横断面完全截断或部分截断,在其完全截断处或部分断处或旁侧分别焊接或用其他方法固定一只通孔套筒和盲孔套筒,使车架与通孔套筒和盲孔套筒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锁体,既车架成为锁体的连接部分,盲孔套筒内设有一定位销或凸凹槽;通孔套筒内设有一定位销或定位孔或凸凹台,与其配合的锁头、锁栓设置对应的相反的定位槽、孔或凸凹台,供由钥匙操纵的锁头与锁栓结合的独立构件插入通孔套筒和盲孔套筒,至使车轮不能转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能适应高档自行车采用,在用纤维等非金属材料整体制造或用铝合金等金属材料整体制造车架的同时,将通孔套筒和盲孔套筒在立叉或横叉的位置上共同整体制造出来。
所述锁头通过连接销与锁栓组成一个能插入防盗自行车的两只套筒的闭锁结构,骑行时又能拔出后脱离两只套筒单独存放,锁栓前端设有横纵相交的凸槽或一直凸槽,锁头设有一直凸槽或设有一上下动作的起落销,起落销与通孔套筒的定位孔相应。
本发明防盗自行车与已有技术的自行车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工厂在制造车架的同时又完成了锁体的制造,使车架既保持原有用途与刚性,又具有防盗功能,两只套筒与车架整体喷漆组装出厂,既美观大方,又坚固耐用,消除了以往要顾客购买、安装车锁的烦恼,降低了车锁的重量与成本。并且采用独立的锁栓构件,该构件抗剪抗锯抗砸,使用寿命长,例如当该构件万一有质量或其他问题时可随时更换,不影响自行车的使用,不象笼头锁等,一但钥匙丢了或锁自身损坏报废,残体则成了车的累赘。上述技术特征还可以推广应用在电力、燃料助动的自行车和各种摩托车上。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普通自行车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高档自行车的主视图。
图3是本发明车架的立叉与锁体、锁栓的剖视图。
图1、图2和图3所示防盗自行车由把手(1)、前叉(2)、前轮(3)、踏脚(4)、后轮(6)、通孔套筒(8)、座椅(9)、车架(10)、盲孔套筒(11)、锁栓(12)、定位销(13)、连接销(14)、锁头(15)、钥匙(16)等构成。
图1是在普通自行车上的实施方式:将车架(10)的立叉(7)处于后轮内位置的横截面完全截断或部分截断,在截断处按通孔套筒(8)和盲孔套筒(11)的外形加工一圆弧接口,然后将通孔套筒(8)和盲孔套筒(11)分别放在截断处的圆弧接口内,使两只套筒的轴心线重合,再用焊接方法焊接牢固,或者用其他方法安装牢固,另外,也可不截断立叉(7),直接将两只套筒(8)、(11)焊接在其旁侧,两个套筒通过车架(10)连接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锁体,既车架(10)成为锁体的一部分。
图2是在高档自行车上的实施方式:该车架(10)是用纤维等非金属材料整体制造或用铝合金等金属材料整体制造的,在整体制造的同时,将通孔套筒(8)和盲孔筒(11)直接制造在立叉(7)或横叉(5)中,这样既坚固又美观。
图1还包括另外两种实施方式:既将通孔套筒(8)和盲孔套筒(11)焊接或固定在车架(10)的横叉(5)或前叉(2)的截断面上,与前叉(2)结合的锁体和锁栓用于锁闭自行车的前轮(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其衡,未经沈其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1125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