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中医实证施治的药物无效
| 申请号: | 98111710.4 | 申请日: | 1998-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257709A | 公开(公告)日: | 2000-06-28 |
| 发明(设计)人: | 陈宝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宝洪 |
| 主分类号: | A61K35/78 | 分类号: | A61K35/78 |
| 代理公司: | 国家医药管理局专利法律事务所 | 代理人: | 周自清 |
| 地址: | 654808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中医 实证 施治 药物 | ||
本发明涉及用于中医实证施治的药物组合物,特别是中药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剂。
按中医理论对疾病进行诊断分类时,按“四诊八纲”中的“虚实”辨证,可以将一类病症列为“实症”。中医古籍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一书中记载有“三物备急丸”方,是中医治疗“实证”的一个传统处方。其组成为巴豆、大黄、干姜等三味药物,主治“诸心腹卒暴百病”。因方中所含巴豆的毒副作用较大,使人望之生畏而不敢轻易使用。然而“三物备急丸”疗效确切,适应症广,不宜废用,当寻兴利除弊之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中医辨证中属于“实症”的一类病症施治用的药物组合物。它具有“三物备急丸”的基本功用,其主治范围较之“三物备急丸”更为宽广,而且疗效确切可靠,没有或只有轻微毒副作用,可以制成方便携带和服用的剂型。
本发明目的是按以下方法选取中药并加工成相应制剂而实现的。
药物组成及其重量比:土茯苓15-30份 白术6-15份 黄芪20-40份 金钱草20-40份鸡内金9-15份 延胡索15-20份 川芎10-15份 炮山甲10-30份重楼10-20份 巴豆0.5-3份 大黄3-6份 干姜6-10份
组方中还可以包括五味子 10-30份、 蜂蜜5-50份。
方中的重楼可用生重楼,也可用制重楼。
以上组方与“三物备急丸”方已大有不同,但也可以认为是对“三物备急丸”组方所作的大幅度加减。
成药制备方法:对方中的巴豆、大黄可以用生药,也可以预作炮制处理,用其醋制或童便制品。对大黄还可以先后分别经醋浸制,再经童便浸制。
其加工制作方法,可以按现代通用制药工艺制成水丸、蜜丸、片剂、胶囊剂、口服液等剂型。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制取水丸
选用药物和其重量:土茯苓300g 白术100g 黄芪300g 金钱草300g 鸡内金100g延胡索200g 川芎120g 炮山甲200g 重搂150g 巴豆10g大黄30g 干姜100g
制备方法:
将其中的巴豆经过醋制。
将其中的大黄醋浸3日,晒干后再以童便浸3日,再次晒干。
将各药分别粉碎,过80-120目筛,后混合均匀,水泛为丸,形如绿豆大。按本实施例原料药用量,应产生水丸2000-5000粒。临床使用每人每次服用2-10粒。
实施例2制取口服液
选用药物和其重量:土茯苓300g 白术100g 黄芪300g 金钱草300g 鸡内金100g延胡索200g 川芎120g 炮山甲200g 重搂150g 巴豆10g大黄30g 干姜100g 蜂蜜300g
制备方法:将以上除蜂蜜外各药先后煎煮3次,第1次煎煮2小时,第2次煎煮1小时,第3次煎煮0.5小时。将煎煮液过滤后合并,加入蜂蜜,搅拌均匀,分装,加热灭菌即为成品。每100毫升成品药液中含有效成分相当于生药5-20克。
临床上将本发明制剂应用于以下疾病的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牙痛;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迁延已久的风寒咳嗽;慢性消化不良性肠炎、急慢性肠胀气;小儿食厥症;因寒食凉饮暴发之心腹急痛;缠绵不愈的疔疮;老年性便秘;肝硬变腹水;寒邪凝滞型痛经等。在3000多例治疗中未出现严重毒副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宝洪,未经陈宝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1117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戒烟水剂及其制备工艺
- 下一篇:三键声形码汉字编码方法及其键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