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异缘隆除草剂无效
| 申请号: | 98111345.1 | 申请日: | 1998-06-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203740A | 公开(公告)日: | 1999-01-06 |
| 发明(设计)人: | 钱永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钱永康 |
| 主分类号: | A01N47/36 | 分类号: | A01N47/36 |
| 代理公司: | 江苏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朝旭 |
| 地址: | 21512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异缘隆 除草剂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除草剂,尤其是一种由主辅成份混合而成的除草剂,属于农药技术领域。
在农业生产实践中人们已经发现,磺酰脲类除草剂多年使用后出现了草相变化,芒草、硬草、棒头草之类的单子叶杂草以及稻搓菜等双子叶杂草呈现蔓延趋势,对此全国农药、植保界已引起普遍关注,迫切希望尽快研制出一种对上述杂草有特效的除草剂。为此,申请日为950125,申请号为9511096.6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以绿黄隆、绿麦隆为主成份配成的“麦田净可湿性粉剂”。据介绍,该除草剂对“芒草、硬草之类麦田单子叶杂草防效优于绿黄隆单剂”,但却未能彻底解决控制芒草、硬草、棒头草、稻搓菜之类呈蔓延趋势的杂草的为害问题,并且其残留成份对后作物生长不利。
本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除草剂存在的问题,给出一种除草谱广,对芒草、硬草、棒头草、稻搓菜等杂草有特效,并且对后作物无害的异绿隆除草剂。
本发明异绿隆除草剂由主成份、助剂及填料混合而成。其中主成份为异丙隆(化学结构式为化学名称为3-(4-异丙隆苯基)-1、1-二-甲基脲)和绿黄隆(化学结构式为苯基磺酰-3-(4-甲氧基-6-甲基-1,3,5三嗪-2-基)脲),助剂为885(学名为尼纳尔烷基酚聚氧乙醚,化学结构式为H2CH2O)3H)、氮酮(化学结构式为C18H35NO)、净洗剂、分散剂,填料采用硅藻土或陶土。其中885用以增加润滑作用,氮酮的作用是增强除草剂的渗透性,净洗剂的作用是提高除草剂的润湿和悬浮率,分散剂可以使各种组份得以充分混合。
混合时,可行的配比为:
异丙隆 1-95%
绿黄隆 0.2-8%
885 1-10%
净洗剂 1-10%
分散剂 1-10%
氮酮 1-5%
其余为填料;
较好的配比为:
异丙隆 30-0%
绿黄隆 0.5-4%
885 5-10%
净洗剂 5-8%
分散剂 4-6%
氮酮 1-3%
其余为填料;
理想的配比为:
异丙隆 68-72%
绿黄隆 0.6-0.8%D
净洗剂 4-6%
分散剂 4%D
其余为填料。
实验表明,采用上述配比制成的异绿隆除草剂,分解速度比绿黄隆快好几倍,用药量仅为绿黄隆的50%,可以充分发挥异丙隆、绿黄隆的原有药效,并使其取长补短,不仅有效杀除芒草、硬草、棒头草、稻搓菜等呈蔓延趋势的田间杂草,而且用药量减少,改善了对后作水稻的安全度,并可延缓抗性的产生,有利于粮食作物的增产,符合我国国情。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施例的异绿隆除草剂中的净洗剂为L5,分散剂采用NN0,各组份的配比为:
异丙隆 69.3%
绿黄隆 0.7%
885 8%
净洗剂 5
分散剂 4%
氮酮 1.5%
其余为填料。
该除草剂曾在200多万亩稻田运用,每亩施药约70克,结果增粮7.2万吨,增产12%,经济效益显著,深受广大农村用户、尤其是江浙、沪皖一带农民的欢迎。
以下是江苏省农药检定所对本发明异绿隆除草剂增产效果所作检定报告,从中可以看出,异绿隆的增产效果比异丙隆和绿黄隆更为理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钱永康,未经钱永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1113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有图案的镀膜玻璃的制作工艺
- 下一篇:导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