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纳米二氧化硅抛光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98110778.8 | 申请日: | 1998-04-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205C | 公开(公告)日: | 2001-03-14 |
| 发明(设计)人: | 王相田;刘伟;刘兵海;古宏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9G1/18 | 分类号: | C09G1/18 |
| 代理公司: | 华东理工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罗大忱,陈淑章 |
| 地址: | 2002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二氧化硅 抛光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纳米二氧化硅抛光剂,其特征在于:
(1)抛光剂由纳米SiO2粉体、水、分散稳定剂、润湿调节剂、pH调节剂和表面处理剂所组成;
(2).抛光剂中分散稳定剂和表面处理剂与SiO2的配比为:
分散稳定剂:(SiO2)=0.01~8.0%(wt.)
表面处理剂:(SiO2)=0.01~8.0%(wt.);
润湿调节剂加入的量能使最初的纯水的PH值达到2~4;
pH调节剂加入的量能使最终产品的PH值达到8.5~13;
所说的分散稳定剂为一种高分子表面活性剂;所说的表面处理剂为一种小分子表面活性剂;所说的润湿调节剂为一种酸性物质,所说的pH调节剂为一种碱性物质;
所说的分散稳定剂为聚乙烯醇、酚改性的聚氧乙烯、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丙烯盐酸、聚乙烯醇与聚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聚丙二醇或聚醚改性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共聚物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所说的表面处理剂为乙醇胺、三乙醇胺、1,2-丙二醇、丙三醇、1,3-丁二醇、1,4-丁二醇、十二羟基硬脂酸、油酸、二异丙醇胺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所说的润湿调节剂为酒石酸、硝酸钾、水杨酸、硫酸钾、醋酸、盐酸、硫酸、氯化钾或硝酸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所说的pH调节剂为氨水、乙醇胺、三乙醇胺、异丙醇胺、氨基丙醇、氢氧化钾或二异丙醇胺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光剂,其特征在于:抛光剂的粘度<0.1Pa.s。
3.一种纳米二氧化硅抛光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1).在高纯去离子水中加入润湿调节剂,调节水的pH至2~4之间;
(2).在分散搅拌机中加入纳米SiO2粉体、表面处理剂、分散稳定剂和含有润湿调节剂的高纯去离子水,使之充分混合分散;分散稳定剂和表面处理剂的加入量为:
分散稳定剂:(SiO2)=0.01~8.0%(wt.)
表面处理剂:(SiO2)=0.01~8.0%(wt.)
(3).加入pH调节剂,调节分散体系的pH为8.5~13.0,即获得纳米SiO2抛光剂;
所说的分散稳定剂为聚乙烯醇、酚改性的聚氧乙烯、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丙烯盐酸、聚乙烯醇与聚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聚丙二醇或聚醚改性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共聚物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所说的表面处理剂为乙醇胺、三乙醇胺、1,2-丙二醇、丙三醇、1,3-丁二醇、1,4-丁二醇、十二羟基硬脂酸、油酸、二异丙醇胺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所说的润湿调节剂为酒石酸、硝酸钾、水杨酸、硫酸钾、醋酸、盐酸、硫酸、氯化钾或硝酸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所说的pH调节剂为氨水、乙醇胺、三乙醇胺、异丙醇胺、氨基丙醇、氢氧化钾或二异丙醇胺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理工大学,未经华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11077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