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电摄影方法中的隔离剂无效
| 申请号: | 98109838.X | 申请日: | 1998-05-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209572A | 公开(公告)日: | 1999-03-03 |
| 发明(设计)人: | B·L·比奇;K·E·道兰;T·E·夫拉尼;D·C·哈米顿;G·G·莱斯列;A·D·米德;J·X·孙;P·E·瓦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克斯马克国际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3G11/00 | 分类号: | G03G11/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任宗华 |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摄影 方法 中的 隔离 | ||
本发明涉及适用于电摄影印刷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电摄影印刷方法中定影热辊上的隔离剂。
在电摄影方法中,被复制的原件的光图像通常是以静电潜像的形式被记录于感光元件上,随后通过验电标记打印颗粒即通常被称之为色调剂的颗粒使潜像变为可视的图像。这种可视的色调剂图像可直接定影于感光元件上或者从该元件上转印于另一种载体如纸件上,在其上使图像定影。
为了通过加热使验电色调剂物质永久定影或热定影至载体元件上,必须升高色调剂物质的温度直至色调剂的成分变粘的程度。这会引起色调剂在某种程度上流进载体元件的纤维孔中。因而,随着色调剂物质冷却,固化会引起色调剂物料紧密地粘着于载体元件上。在电摄影技术中,使用热能来使色调剂图像定影于载体元件上是公知的技术。
一种对验电色调剂图像进行热定影的方法是使载体与其上的色调剂图像通过一对相对的辊元件之间,其中至少一个辊子是通过内部加热的。在这种类型的定影体系的操作过程中,色调剂图像静电附着于其上的载体元件移动通过辊子间形成的间隙,色调剂图像与定影热辊接触,从而将间隙内的色调剂图像加热。通过控制热向色调剂转移,最终在正常条件下从打印件至定影热辊的色调剂颗粒不会出现偏移。其原因是,施加至辊子表面上的热量并不充分,从而不能把辊子表面的温度提高至高于上述色调剂的“热偏移”温度,在该“热偏移”温度时,色调剂的图像区域中色调剂颗粒会液化,并引起熔化的色调剂的分裂作用(splitting action)导致“热偏移”。当保持粘性色调剂结合在一起的粘附力小于趋于分离它们至接触表面如定影热辊的粘附力时,分裂现象会发生。
但是,有时色调剂颗粒也将会通过不充分地把热量施加至其表面上而引起在定影热辊上偏移(即“冷”偏移)。其原因一般是,辊子的表面性能不良,或者是由于粘合力不够而使色调剂颗粒不会粘附于复制件上。这样,在当无打印纸在间隙处时,色调剂颗粒可被转移至定影热辊的表面上,随后转移至支承辊上。
进而,在双面复制定影时,色调剂颗粒可被热定影器和/或支承辊子获取,或者简单地来自再生产设备的周围。这种不确定的色调剂颗粒的存在可导致打印质量较差。
大多数上述热定影器采用将隔离流体加至热辊上的方法。由于硅油具有固有的耐温性和隔离性能,因而它们通常被用于防止色调剂粘附至定影热辊的表面而降低图像质量及污染热定影器表面。硅油也可因提供了某种润滑作用而降低磨损,延长了定影热辊的寿命,所述的磨损是因成千上万次打印纸通过热定影器的压力间隙的累积作用而造成的。为了确保隔离流体的正面作用,需要最少量的油(通常10-100μg/页)。
由于用作隔离剂的油被通过热定影器体系的纸部分带走,有必要保证分配的油量不要太多以至于出现打印质量产生缺陷。在极端情形下,形成图像的纸页表面上可能出现看得见的油湿迹或油污泽。在双面复制打印时(即在纸的两侧均复制),更可看出细微的结果。此时,油被双面复制纸通过打印过程携带返回,在纸上的油沉积于各个机器的表面上,包括光电导体上。业已发现,眼睛可视的最小油量可能足以剧烈影响色调剂从显影辊向光电导体的转移。由于显影方法取决于色调过的显影剂与形成图像的光电导体间的擦洗作用(scrubbingaction)以帮助色调剂从显影剂转移至光电导体,并且由于所述擦洗作用是由于显影剂与光电导体间表面速度间的错配而引起的,因些在两个表面的内界面处添加硅油会降低摩擦擦洗力,使得色调剂的转移可能会受到严重冲击。这种打印质量缺陷在微细分辨率打印中是非常明显的。在极端情形下,色调剂的转移的缺乏甚至在12点文本作为光打印时也可看出来。如果油在纸页上分布不均匀,则油的用量超过100μg/页就可能会引起打印缺陷。典型的打印质量缺陷是灰色鳞状物中的白色斑纹,而在高油浓度区域条纹平行于加工方向。为此,油的上限应为约100μg/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克斯马克国际公司,未经莱克斯马克国际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10983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