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压不开的无泄阀无效
申请号: | 98108515.6 | 申请日: | 1998-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98517A | 公开(公告)日: | 1998-11-11 |
发明(设计)人: | 程润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程润昌 |
主分类号: | F16K7/12 | 分类号: | F16K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06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压不开 无泄阀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压不开的无泄阀,特别是装有翻卷式密封套的无泄漏阀门的自锁装置。它包括装有套着密封套的阀芯的阀体,和罩着并操纵弹簧等传动件不受外界干涉而且直接与阀体配合的盖帽式操作旋柄。
专利号为90204724.8的结构是本人设计的,经过八年的实践,总结了不足之处。主要是:密封套是箍紧阀芯作翻卷的,阀芯不能旋转,弹簧的内圈固定在旋柄内,随旋柄旋转而松紧,结果是(以无压自动关闭水龙头为例):
1、每次开水,弹簧必须随旋柄旋转而收紧,使用一年半就弹力不足。2、当水压低于0.05Mpa时,旋开旋柄,旋柄总是随弹簧回弹复位关水,不能正常使用。3、如果选择阀芯顺水流封堵阀座的流向使用时,刚旋开旋柄一个小角度,未等到旋柄提起阀芯的一瞬间,阀芯已经被水压托起,又顺随被释放的水流急速堵回阀座,如此往复,引起震动和噪音,有时不能使用。4、盖帽式旋柄既要罩住传动件,又要操纵传动件,但本身与阀体的配合未有完善的设计。比如,外径大了往往被使用者反向多转几圈而脱落,外径小了,操作费劲,且随弹簧复位的惯性力下足。另外,装卸不方便。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不足,并使阀门用途更广,寿命更长。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1、阀芯分为两体,无压情况下,头部与密封套过盈配合,尾部可在密封套内相对滑动。2、密封套在充压时向内收紧锁定阀芯尾部,无压时向外放松。3、弹簧不固定在旋柄内或任何零件,而只是套在阀芯中轴外,以单向齿合形式安装。4、旋柄与阀芯作弹性连接。5、旋柄与阀体的螺纹旋合长度和阀门的开启高度作同步设计。6、密封套与阀座接触之间,有一个既提高密封效果,又防止阀芯顺随流体急堵阀座的结合形式。
下面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图作详细描述
图1为无压不开的无泄漏水龙头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沿A-A线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所述的阀芯头部和尾部的又一结合形式。
参阅图1和图2,一个无压不开的无泄漏水龙头,包括装有套着隔开水与传动件的翻卷式密封套1的阀芯4的阀体2,和罩着并操纵弹簧9等传动件不受外界干涉,而且直接与阀体2配合的盖帽式操作旋柄5。它们的相互关系是:
密封套1的周边被压盖3压在阀体2的内圆的平台阶2a上,阀体2的侧端孔内壁开有凹槽2b和通孔2c,压盖3连着顶杆3a顺着凹槽2b往下压紧,并卡在通孔2c里,阀芯4分为头部4a和尾部4b,密封套1与阀芯尾部4b作松紧配合,即在充压时密封套1收紧锁定阀芯尾部4b,无压时向外放松,让阀芯尾部4b可以在密封套1内旋转和升降。阀芯4中轴与旋柄5连接处增加摩擦件6和弹簧7,组成弹性连接。弹簧7是被穿过摩擦件6和旋柄5的螺钉8套在阀芯4中轴的端面上。摩擦件6插入阀芯4中轴内,阀芯中轴套着平面涡卷弹簧9,弹簧9的内圈有单向齿9a与阀芯4中轴的单向齿4c作配合,于是阀芯4中轴反时针方向旋转时,弹簧9不工作。弹簧9的外圈9b扣在阀体2凹槽2b里。
旋柄5与阀体2的螺纹旋合长度L应不大于阀门最大开启高度H1及弹簧7的最大压缩程H2的和,用公式表示为:L≤H1+H2。
密封套1与阀座的接触处有凸缘1a和凹槽1b,阀座的斜面凸起凸台2d,凸台2d与凹槽1b之间保持有间隙,不干涉凸缘1a与阀座最先接触。旋柄5的上面可用标牌作盖板10。
现在描述工作过程。设一个1/2″的水龙头,从左边引入0.02Mpa的水压,密封套1的外壁最少获得1kg的力向内锁定阀芯尾部4b,此时旋开旋柄5,阀芯4不能随旋柄5旋转,只能随旋柄5轴向上升,水流通过阀座时,受密封套1的凹槽1b与阀座的凸台2c的组合影响,形成涡流,壁免阀芯4顺随水流急速堵回阀座而引起的震动和噪音。
阀芯4不旋转,弹簧9也不会被旋紧,所以每次开水过程弹簧9是不工作的,也不会疲劳。只有在停水时,由于密封套1松开不锁定阀芯尾部4b,旋开旋柄5才带动阀芯4旋转上升,并通过阀芯中轴的单向齿4c旋紧弹簧9;放开旋柄5,弹簧9回弹带动旋柄5复位,由于密封套1前端以及可以利用水压提高密封性的凸缘1a,本来就稳稳吻合阀座,加上外径很大的旋柄5借助惯性有力的复位,所以水龙头关闭很可靠。这样可以避免停水时由于忘关水龙头所引起的麻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程润昌,未经程润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1085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拉锁封口的粮食包装袋
- 下一篇:网络支付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