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甲醇制氢的生产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98108113.4 | 申请日: | 1998-04-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186C | 公开(公告)日: | 2002-05-22 |
| 发明(设计)人: | 李玉柱;张立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01B3/22 | 分类号: | C01B3/22;C01B3/56 |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毅,魏树巍 |
| 地址: | 030001***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甲醇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甲醇为原料的制氢方法。
Hydrocoorbon processing(1986年6月)“碳化学工业生产技术”(1990年)公开了一种以甲醇为原料制备氢气的方法,分为两步:经甲醇和蒸馏水重整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开发一种过程简单、投资少、氢气收率高的甲醇制氢的生产方法。
本发明的方法分为两步:一是甲醇催化裂解得到CO+H2,二是生成气经合金复合无机膜将CO和H2分开。
“电炉”1986年第二期(总第70期)第23页介绍了一种“甲醇低温催化裂解机”,以CH3OH为原料,反应温度230-450℃,压力0.8-1MPa,液体空速0.3-1hr-1,产品气组成为:H2 66-70%,CO 30-33%,CO2+CH4<1.5%。
本发明采用的催化剂为市售产品,可以从中国科学院山西煤化所购买,其重量百分比:其一为:CuO 25-50%,ZnO 20-40%,Al2O3 10-30%,K2CO3 1-4%,石墨3-10%;其二为:CuO 25-50%,ZnO20-40%,Cr2O3 10-30%,K2CO3 1-4%,石墨3-10%;其三为:ZnO 30-50%,Cr2O3 20-65%,K2CO3 2-2.5%,石墨3-10%。
本发明采用的合金无机膜分离技术,在“化学进展”1994年6月第6卷第2期上已有介绍。本发明的合金复合无机膜是以陶瓷为骨架,该陶瓷管壁厚1mm,具有均匀的微孔结构,应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将钯、镍沉积于陶瓷管外侧,形成2-5μm的薄膜,该膜的特性是只有H2为穿透相,工作温度300-400℃,压力0.8-1MPa,氢气的回收率高达85%以上。甲醇裂解的产品气CO+H2通入膜分离器,吸附的表面氢溶解在体相中,溶解的氢在浓度差的推动下在体相中向膜的另一侧扩散,扩散致膜内表面的氢气进行脱附,在膜管的内侧得到产品氢气。由于该膜管对氢气的选择性为100%,故产品氢气的纯度可达99.5%。
本发明的实施例结合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如图所示:1为CH3OH储罐,2为计量泵,3为换热器,4为汽化器,5为裂解反应器,6为加热器,7为膜分离器。
其动态流程如下:甲醇由罐1经泵2计量进入换热器3,回收产品气的余热,甲醇被加热后导入汽化器4,将CH3OH蒸气导入反应器5,进行甲醇裂解,得CO+H2,换热后,CO+H2通入加热器6并将其加热到320℃以上,导入膜分离器7,分离H2和CO,产品氢气的收率高达85%以上,纯度达99.5%以上。
综上所述,本发明显而易见的优点如下:
1.原料只用甲醇不用水,减少对水加热、汽化,冷却过程中的能耗,也简化了过程,减少了设备,节约了甲醇裂解的投资。
2.用膜分离代替变压吸附,大大简化了过程和设备,并有效地降低了投资。
3.产品氢气的收率高达85%以上,纯度达99.5%。
本发明的实施例如下:
实施例1
5Nm3/hr甲醇制氢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10811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八音琴
- 下一篇:羧酸与叔醇的酯化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