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管焊缝的平整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98108059.6 | 申请日: | 1998-03-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99662A | 公开(公告)日: | 1998-11-25 |
| 发明(设计)人: | 大西寿雄;菅野康二;香川正弘;田中伸树;杉江善典;泽田欣吾;正司雅朗;丰冈高明;桥本裕二;板谷元晶;依藤章;西森正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川崎制铁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23K37/00 | 分类号: | B23K37/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温大鹏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钢管 焊缝 平整 装置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钢管焊缝平整装置,其中该装置对在感应加热开口管两边缘部分后用挤压辊对接并焊合而制成的钢管的焊缝增厚部进行平整,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从管外部和管内部夹紧焊缝增厚部并对其进行轧制的管外部轧辊和管内部轧辊;在保持管内部轧辊可自由旋转的同时内设有冷却水通路的管内部轧辊支承装置;在用连接装置与管内部轧辊支承装置相连的同时内设有冷却水供给通路的连杆;固定连杆用的固定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焊缝平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当上述管外部轧辊借助轴和轴承支撑在支架上时,设有沿钢管半径方向移动该支架地调整前述管外部轧辊和前述管内部轧辊的辊间距的机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焊缝平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管内部轧辊支承装置包括自由旋转地支承管内部轧辊的轴承、因通过连杆使该轴承沿压下方向移动而向管内部轧辊传递轧制力的轧制力传递杆、产生该轧制力传递杆所传递的轧制力的轧制力产生装置。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钢管焊缝平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沿管轴方向串列配置前述管外部轧辊和管内部轧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焊缝平整装置,其特征在于,与焊缝部紧密接触地配置前述挤压辊。
6.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钢管焊缝平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通过管壁在管外支撑管内部轧辊支承装置的导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焊缝平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前述固定装置中配置有使前述连杆沿管轴方向移动的机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焊缝平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此装置设有一边在前述管外部轧辊的下游附近与管外表面紧密接触地旋转而一边沿管长度方向施加张力的夹送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焊缝平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前述管内部轧辊的附近装配有压紧管内部并沿管周方向施加张力的多个内部压紧辊。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焊缝平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挤压辊的输出侧装配有支撑在前述管内部轧辊支承装置上的且压紧管内表面地扩大管周的扩径工具。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焊缝平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管内部轧辊和管外部轧辊采用了具有这样特性的材料,即弯曲强度在15kg/mm2以上且耐热冲击温度差在150℃以上。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钢管焊缝平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材料为氮化硅系、碳化硅系、氧化锆系或氧化铝系陶瓷。
13.一种钢管制造方法,其中用成形辊将带钢连续成形出开口管并利用感应加热将该开口管的两边缘加热到低于熔点的温度范围并用挤压辊对接并焊合,其特征在于,对成为前述开口管的两边缘内侧的边缘部预成形之后,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焊缝平整装置对焊缝增厚部进行平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川崎制铁株式会社,未经川崎制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10805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综合电话和安全设备的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音频编码方法和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