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动二轮车的仪表安装构造无效
| 申请号: | 98107322.0 | 申请日: | 1998-04-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123C | 公开(公告)日: | 2002-09-04 |
| 发明(设计)人: | 高桥伸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62J39/00 | 分类号: | B62J39/00;B62J35/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马江立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机动 二轮 仪表 安装 构造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仪表箱安装到机动二轮车的燃料箱上的安装构造。
在日本专利公报实公平1-23910号中公开了一种用于将支承仪表的仪表箱安装到燃料箱前部上面的构造,在该现有例子中,用左右两根螺钉将仪表箱的前端部连接到燃料箱,而且用另外的两根螺钉将仪表箱的后部左右固定到燃料箱。
另外,将仪表放置到形成于仪表箱上面的凹部内的安装接合面上,然后从其上方盖上仪表盘,四角用螺钉紧固,从而将仪表固定,其中,前侧左右两根螺钉与上述仪表箱前端部的连接用螺钉是通用的。
可是,在上述现有例中,为了将仪表箱安装到燃料箱以及将仪表安装到仪表箱,共需6根螺钉,它们都露出到外观部。
仪表周围最易被人观察到,是需要在外观设计上加以考虑的部位,所以,在这样的场所出现多个螺钉的构造不好,而且连接作业的工时也变多。
因此,希望从外观看不到仪表箱的连接部位,而且尽可能少。本发明就是为了满足该要求而作出的。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机动二轮车的仪表安装构造,该构造用于将仪表箱安装到机动二轮车的燃料箱上面,并将仪表支承到该仪表箱;其特征在于:把仪表箱在沿前后方向离开的位置安装到燃料箱,使该前后的安装部中的任何一方为通过接合而进行安装的接合部,使另一方为通过连接而安装的连接部,并将上述接合部设置到由仪表箱与燃料箱形成的封闭空间内。
此时,也可将仪表箱沿前后方向长长地配置,同时将上述接合部,设在仪表箱的前端部,而且将上述连接部设在仪表箱的中间部。
而且,即使接合部及连接部为上述中任一场合,也包括以下两种场合:在各仪表箱的左右方向上,仅于1处安装到燃料箱的场合和于多处安装到燃料箱的场合。
另外,还可由金属材料形成仪表箱,并将仪表从上方配合到仪表箱上面的平坦部进行安装。
由于将与燃料箱的安装部设在沿仪表箱的前后方向离开的位置上,使前后任何一侧的安装部为采用接合而进行安装的接合部,使另一侧的安装部为采用连接而进行安装的连接部,所以,可将连接部位削减到仅为前后安装部中的任何一侧。
因此,由于可以尽可能地减少连接部位数目,减少外观上的连接部,所以可相应减少外观设计上的制约,外观也变得良好。而且,可以削减连接作业的工时,提高作业效率。
另外,如将仪表箱形成为在前后方向上的长形,而且在前端部侧设置接合部,则可通过先将安装仪表的较重的前端部与燃料箱接合从而简单地进行定位;之后,由于可一边使仪表箱的中间部对好位置一边进行连接,因此,连接作业容易而且迅速。
通过连接中间部,可以防止固定前后端的场合那样的中间部上浮,所以,还可以更为确实地防止行走过程中的晃动。
而且,由于仪表箱用金属材料形成,所以易于将用于把仪表安装到燃料箱侧的撑条设置到仪表箱的内方空间。另外,通过从上方将仪表安装到仪表箱,可以在仪表的燃料箱之间确保比较大的空间,所以,由此也可易于将上述撑条配置到燃料箱之间。
另外,虽然为了用金属材料形成仪表箱并对表面进行银色处理,而需要在表面处理之前进行下处理,但由于采用了从仪表箱上方安装仪表的结构,所以可以使仪表箱的上面平坦,结果,可以容易地进行与银色处理相伴随的下处理。
图1为安装有仪表箱的机动二轮车的外观左侧视,
图2为该机动二轮车的右侧视图,
图3为燃料箱周边的侧视图,
图4为仪表箱的俯视图,
图5为燃料箱的俯视图,
图6为仪表箱的透视图,
图7为图4的7-7线剖视图,
图8为图7的8-8线剖视图,
图9为图3的9-9线剖视图,
图10为用于说明仪表箱前部的接合方法的图,
图11为连接部的放大剖视图,
首先,根据图1和图2对机动二轮车整体的示意性构造进行说明。该机动二轮车整体结构上做成车座位置较低的美国式或卡克塔木(カクタム)摩托车的外观,它以使前叉大大倾斜的长轮轴距,将发动机、燃料箱以及车座配置在前后轮间的低位置。
支持前轮1的前叉2的上部向后方呈大角度倾斜,其上部通过下桥3和上桥4可自由转动地支承在头管5。
安装在上桥4的转向把6先向上方延伸出许多后,使把手部7朝向下方,形成美国式或卡克塔木摩托车中一般的转向把形状。
前端部安装着头管5的主车架10沿着车身中心线朝前后方向配置,前半部10a从头管5向下缓缓倾斜地向后方延伸,然后弯曲并形成大致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后半部10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1073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