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调滤光器控制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8107311.5 | 申请日: | 1998-04-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761C | 公开(公告)日: | 2002-09-11 |
| 发明(设计)人: | 尹应律;郑泰山;宋永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G02B7/00 | 分类号: | G02B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景刚 |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可调 滤光 控制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调滤光器控制装置,此装置可选择地传输入射光预定波长的光线,特别是涉及用于控制入射光线与可调滤光器表面法线所形成的夹角的控制装置。
通常,包括线路滤波器(line filter)如可调滤光器采用波分多路复用器(WDM)、掺铒光纤放大器(EDEA)或类似装置来选择光学通讯系统中特定波长的光线。
参照图1,一般的可调滤光器控制装置包括:安装可调滤光器5的支座8,用于驱动可调滤光器5的直流伺服电机11,固定在直流伺服电机11的转轴11a上的编码器13,用于将伺服电机11的转速改变为合适速度的减速齿轮。通过检测直流伺服电机的转角编码器测量可调滤光器相对于入射光线的布置角。
直流伺服电机11控制可调滤光器相对于入射光线的布置角。可调滤光器有选择地传输从第一光导纤维1中发出的光线中的特定波长的光线并使所选的光线对准第二光导纤维9。
安装在直流伺服电机11和可调滤光器5之间的减速齿轮15包括:安装在直流伺服电机11的转轴上的中央齿轮17,与中央齿轮17啮合的第一、第二和第三齿轮18a、18b和18c,带有与第一、第二和第三齿轮18a、18b和18c啮合的内圆周面上的齿19a的齿圈19。装在齿圈19的盖19b的中心处的转轴19c与支座8装在一起,为驱动可调滤光器微动,就要配备许多如上所述的减速齿轮15。
当中央齿轮17随直流伺服电机11的转动而转动时,与中央齿轮17啮合的第一、第二和第三齿轮18a、18b和18c同时被转动。由于第一、第二和第三齿轮18a、18b和18c与齿圈19啮合,它们围绕中央齿轮17转动。齿圈19以与第一、第二和第三齿轮18a、18b和18c相同的转速转动。
因此,齿圈19以比直流伺服电机11低的转速转动,同时安装在齿圈19的转轴19c上的支座8以同样的低速转动,从而可调滤光器5的布置角可以微控。由于可调滤光器的布置角根据编码器的测量值可适当控制,就能有选择的传输特定波长的光线。
然而,由于此可调滤光器控制装置带有许多减速齿轮,所以此控制装置结构复杂,整个控制装置的体积也很大。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滤光器控制装置,用于微控可调滤光器的配置角度,其结构简单、体积小。
因此,为达到上述目的,所提供的可调滤光器控制装置包括:一基座,沿第一和第二光导纤维之间的光导路径安装在基座上的可调滤光器,可旋转地安装于基座上以支承可调滤光器的托架,安装于基座上用于提供转动力的驱动装置,具有从驱动装置的转轴伸出的螺杆和形成有与螺杆啮合的螺孔以根据螺杆转动方向沿螺杆往复运动的可移动部件的减速装置,以及根据可移动部件的直线运动转动托架的转动装置。
此处转动装置包括,一端固定在托架上而另一端与可移动部件接触并随可移动部件的直线运动绕所述一端旋转的控制杆,以及将控制杆朝向可移动部件弹性偏压以使控制杆与可移动部件保持接触的弹性偏压装置。
另外,弹性偏压装置包括:一端与控制杆接触的支承部件,安装在基座上以滑动支承支承部件的支架,以及压靠控制杆的支承部件以与可移动部件保持接触的弹簧。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转动装置包括:从可移动部件一侧伸出并带有一连接销的连接杆,从托架一侧伸出并带有连接销滑动地安装在其中的纵向槽的连接件。
通过参考附图详细介绍其优选实施例,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和优点会更明显。
图1为普通可调滤光器控制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2为本发明可调滤光器控制装置一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3和图4为说明图2所示可调滤光器控制装置的操作的局部横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可调滤光器控制装置另一实施例的局部横剖视图。
图6为图5所示可调滤光器控制装置工作时的局部横剖视图。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可调滤光器控制装置的一实施例包括一基座101、安装在基座101上用于提供转动力的驱动装置110。此外,测量驱动装置110转角的编码器130和以预定减速比将动力从驱动装置110最终传递到托架141的减速装置100也安装在基座上。
驱动装置110配置有一台电机,如直流伺服电机。编码器130固定于驱动装置110的轴上,以测量驱动装置110的转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电子株式会社,未经三星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1073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编程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
- 下一篇:去除干扰条的装置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