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免烧粉煤灰陶粒多孔砌块生产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98104779.3 | 申请日: | 1998-0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226543A | 公开(公告)日: | 1999-08-25 |
| 发明(设计)人: | 区国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区国雄 |
| 主分类号: | C04B38/02 | 分类号: | C04B38/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00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粉煤 陶粒 多孔 砌块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具体涉及一种免烧粉煤灰陶粒多孔砌块生产方法。
传统的墙体材料大多是黏土砖,在我国已应用两千多年。黏土砖,大量使用黏土,破坏耕地,又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因此开发利用新型的墙体材料代替黏土砖是必然趋势。人们现已开发的多孔混凝土轻质材料,由于造价较高,干燥收缩性也大,易裂,在使用上受到限制。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造价较低、干燥收缩率小的免烧粉煤灰陶粒多孔砌块生产方法。
本发明的免烧粉煤灰陶粒多孔砌块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将水泥和粉煤灰按1∶5~10(重量)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后的水泥和粉煤灰混合物在成球盘中与水混合制成水泥粉煤灰球,在温度为18~22℃、湿度在85~95%下的养护室中养护25~30天制成免烧粉煤灰陶粒;
将一份(重量)水泥和3~5份(重量)粉煤灰混合均匀,在搅拌的条件下加水1.3~2.5份(重量)制成水泥粉煤灰料浆,再加入0.005~0.01份(重量)泡沫剂制成水泥粉煤灰泡沫料浆;
按免烧粉煤灰陶粒:水泥粉煤灰泡沫料浆=1∶0.8~2的重量比,在水泥粉煤灰泡沫料浆中加入按上述方法制成的免烧粉煤灰陶粒,搅拌,混合均匀,送入模具,在60~90℃、湿度为95%以上的湿热条件下养护10~20小时,脱模成坯;再在温度为18~22℃、湿度为85~95%下在养护室中养护25~30天。
本发明的免烧粉煤灰陶粒多孔砌块生产方法的发明要点在于先制作免烧粉煤灰陶粒,然后以该陶粒作为原料制作多孔砌块。在实际生产陶粒时以及在其后的以陶粒为原料生产多孔砌块时,除了水泥和粉煤灰外,还可添加适量的经粉碎的废泡沫塑料或矿渣,以降低生产成本或改善产品的性能,一般废泡沫塑料或矿渣的添加量为水泥和粉煤灰体积的5%--20%。
用本发明的方法生产的免烧粉煤灰陶粒多孔砌块,由于以先行制作的免烧水泥粉煤灰陶粒作为配制原料,这种陶粒在凝结硬化后收缩已经稳定,因此,所生产的免烧粉煤灰陶粒多孔砌块,干燥收缩率大大降低,特别适合作墙体材料。由于在制作免烧粉煤灰陶粒多孔砌块的过程中使用了发泡技术,使产品达到了轻质高强的要求,大大减轻了建筑物的自重,节省了建筑造价。生产中大量使用粉煤灰,既利用了工业废料,有利于环境保护,又降低了造价,与同类产品相比,降低成本约三分之一。
实施例一
制作陶粒:用150公斤水泥,850公斤粉煤灰混合均匀后,在成球盘中与水混合制成水泥粉煤灰球,输送到养护室中,在温度为20℃、湿度在90%下养护28天制成免烧粉煤灰陶粒;
制作泡沫:将100克皂角粉泡沫剂与1400毫升的40℃热水混合后充分搅拌,得到泡沫。
将上述泡沫加入到由100公斤水泥、300公斤粉煤灰、180公斤水混合搅拌的料浆中,适当搅拌得到泡沫料浆,加入按上述方法制作的500公斤陶粒,经充分搅拌后得到的粉煤灰陶粒多孔混凝土拌和物,注入390×190×190mm的模具中,在85℃、湿度为95%的条件下养护10小时后取出、脱模、标准养护28天,得容重900Kg/mn3、抗压强度7.0MPa(平均值)的成品砌块。
实施例二
制作陶粒:用120公斤水泥,880公斤粉煤灰混合均匀后,在成球盘中与水混合制成水泥粉煤灰球,输送到养护室中,在温度为22℃、湿度在95%下养护28天制成免烧粉煤灰陶粒;
制作泡沫:将100克皂角粉泡沫剂与1400毫升的40℃热水混合后充分搅拌,得到泡沫。
将上述泡沫加入到由80公斤水泥、320公斤粉煤灰、180公斤水混合搅拌的料浆中,适当搅拌得到泡沫料浆,加入按上述方法制作的600公斤陶粒,经充分搅拌后得到的粉煤灰陶粒多孔混凝土拌和物,注入390×190×190mm的模具中,在70℃、湿度在为85%的条件下养护15小时后取出、脱模、标准养护28天,得容重900Kg/m3、抗压强度6.0MPa(平均值)的成品砌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区国雄,未经区国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1047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