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驱风抗湿丹无效
申请号: | 98104747.5 | 申请日: | 1998-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342C | 公开(公告)日: | 2001-05-30 |
发明(设计)人: | 陈正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正中 |
主分类号: | A61K35/78 | 分类号: | A61K35/78;A61P29/00 |
代理公司: | 江西省宜春地区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敬华 |
地址: | 336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风抗湿丹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风湿病及类风湿病的药物,具体地说是一种驱风抗湿丹。
现有中医治疗风湿病及类风湿病的方法存在着疗效不甚明显、毒副作用较大等不足。即使象中国专利以公开号为CN1131557A公开的《一种治疗类风湿病的中药丸剂》,也还存着镇痛、止痛、消肿效果较慢、疗程较长等缺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采用祖传秘方与现代医学要求相结合研制的治疗风湿病及类风湿病镇痛、止痛、消肿效果快、疗程短、疗效显著的驱风抗湿丹。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该驱风抗湿丹是下列组分配比(按重量百分比)组成:
黄正柴籽20-25%、羌活16-20%、
北 丰14-18%、蛤蚧5-10%、
海 马5-10%、 甲珠5-10%、
消药草籽20-25%、当归5-10%、
甘 草2-5%。
该驱风抗湿丹原料的配制方法是:
a、黄正柴籽和消药草籽2味药先用白酒浸泡1-2小时,取出晒干碾粉;
b、蛤蚧和海马2味药先用水酒浸泡24-48小时,取出烘干,切片再碾粉。
c、其余5味药要求无霉变虫蛀,晒干碾粉。
上述各药粉拌匀即便制成散剂或丸剂。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因此,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一是本驱风抗湿丹的配方中因有黄正柴籽和消药草籽,且所占重量百分比比较大,故其镇痛、消炎止痛、消肿、行气、活血、除风效果既快又好。
二是疗程短、疗效显著。4周为一疗程,一般服用2-3疗程,症状可解除,有效率高达98%以上,治愈率在85%以上,而且副作用小,无毒性。
三是配制方法简单,易于操作。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该实施例以配制100粒丸剂或散剂为例,先按各组分重量百分比进行计量,即分别称得:
黄正柴籽2.0公斤-2.5公斤、羌活1.6公斤-2.0公斤、
北 丰1.4公斤-1.8公斤、蛤蚧0.5公斤-1.0公斤、
海 马0.5公斤-1.0公斤、甲珠0.5公斤-1.0公斤、
消药草籽2.0公斤-2.5公斤、当归0.5公斤-1.0公斤、
甘 草0.2公斤-0.5公斤。
原料的配制方法如下:
1、取黄正柴籽和消药草籽2味药置于白酒中浸泡1-2小时,取出晒干碾粉;
2、取蛤蚧和海马2味药置于水酒(米酒)中浸泡24-48小时,取出烘干,先切片再碾粉;
3、其余羌活、北丰、甲珠、当归和甘草5味药要求无霉变虫蛀,晒干碾粉。
将上述各药粉拌匀等分成100份即制成100包散剂,或进机制成100粒丸剂。
本药的服用方法:一日三次,每次一包或一粒,饭前或饭后半小时温开水吞服。该药服用后即可镇痛,一周后可完全止痛,且关节肿胀开始消退,三周后可全部消肿。四周为一疗程,一般服用2-3疗程,症状可解除。
患者服用该药期间,忌吃牛肉、羊肉、雄鸡和鲢鱼。孕妇禁用。
本药应干燥保管、严禁潮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正中,未经陈正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1047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氧化铜的化学还原溶液
- 下一篇:选择呼叫接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