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果肉型芦荟饮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98104746.7 | 申请日: | 1998-0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037C | 公开(公告)日: | 2001-03-14 |
| 发明(设计)人: | 王江洪;王海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大一实业总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L2/38 | 分类号: | A23L2/38 |
| 代理公司: | 云南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赵云,欧阳桥 |
| 地址: | 650200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果肉 芦荟 饮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天然植物饮料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果肉型芦荟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芦荟〔Aloe vera L.var.chinensis(Haw,)Berger〕是热带、亚热带植物,具有很好的医疗及保健作用。近年许多国家对其进行了更深入、广泛的研究,发现了更多的用途及新的疗效,并科学地验证了芦荟是一种无毒、安全、可大量食用的植物,因此形成了芦荟热。对于芦荟饮料及制备饮料的方案,华南热作学院等单位曾于95年申报了专利,申请号95115479。该方案是将芦荟鲜叶捣成叶浆,经加热,过滤,得透明原汁,按原汁不超过3%的比例加入其他成份,脱气,灭菌制成。该方案由于原料是整叶的叶浆,因此带入了叶皮中特殊的苦味、腥臭味,叶浆原汁的用量也不宜超过3%,否则饮料的口感就特别差,且还要加入许多调味组分才能饮用;芦荟叶汁不超过3%这一限制,使饮料中芦荟有效成份含得太少,降低了医疗及保健作用;在制备过程中,加热过滤得到的只能是叶皮中和叶肉中的水溶性成份,且同时将叶皮中的异味带入了提取液中,而大部分有效成份则被凝结在果胶和蛋白质中被过滤掉;加温超过70℃时叶浆非常容易糊化,为避免糊化就需要加大量稀释水并不停搅拌,这就需要投入较多设备,使生产成本上升,给操作带来很大麻烦,也增加了过滤的难度,还大大减少了提取液中芦荟的有效成份;为了使饮料能饮用,对芦荟品种选择较苛刻,只能选叶皮苦腥味少,叶汁颜色稳定的品种,从而极大限制了芦荟资源的利用;叶皮中的色素、苦味素,以及调味用的菠萝汁、橙汁、柠檬汁等都比较容易氧化,因此造成了成品饮料稳定性较差;采用芦荟叶提取液配制饮料,其中又加了许多调味组分,消费者无法辨别真假。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果肉型芦荟饮料及其制备方法,饮料中芦荟有效成份含量高,不带有苦腥味或臭味,无需添加较多调味剂,原料选择范围广,产品理化性质较稳定,不易被假冒,加工工艺简单,投资较少,成本较低。
实现本发明所述的芦荟饮料的配方技术方案是:
芦荟叶肉、汁 6~80%
蜂蜜 2~20%
蔗糖 2~20%
柠檬酸 0.02~0.5%
余量为水(以上按重量百分比计),芦荟叶肉破碎的粒径为2~6mm。
实现本发明所述的芦荟饮料的工艺技术方案是:
将芦荟叶片洗净,沿纵向剖开,取出其中透明的粘稠糊状叶肉及肉汁,将叶肉破碎成粒径2~6mm的芦荟肉粒,将破碎后的芦荟肉粒和所有肉汁混合均匀,按上述饮料的比例在芦荟叶肉及汁中加入净化水及蜂蜜、蔗糖、柠檬酸,混合均匀,装罐,高温灭菌。
下面,提供本发明的几个具体实施例,对其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取斑纹芦荟〔Aloe vera L.var.chinensis(Haw.)Berger〕的叶片(俗称中国芦荟),洗净,沿叶的纵向将叶皮剖开,取出中间的透明的粘稠糊状叶肉及肉汁,避免将绿色的叶皮部分带入,送入破碎机破碎成2mm的芦荟肉粒,将破碎后的芦荟肉粒和所有肉汁混合均匀,再按以下比例加入净化水及蜂蜜等添加剂混合,即,芦荟叶肉、汁6%,蜂蜜10%,蔗糖5%,柠檬酸0.02%,净化水78.98%,装罐后经高温灭菌,制成透明的果肉悬浮型芦荟饮料。
实施例2:取斑纹芦荟〔Aloe vera L.var.chinensis(Haw.)Berger〕的叶片(俗称中国芦荟),洗净,沿叶的纵向将叶皮剖开,取出中间的透明的粘稠糊状叶肉及肉汁,避免将绿色的叶皮部分带入,送入破碎机破碎成4mm的芦荟肉粒,将破碎后的芦荟肉粒和所有肉汁混合均匀,再按以下比例加入净化水及蜂蜜等添加剂混合,即,芦荟叶肉、汁30%,蜂蜜13%,蔗糖7%,柠檬酸0.04%,净化水49.96%,装罐后经高温灭菌,制成透明的果肉悬浮型芦荟饮料。
实施例3:取库拉索芦荟〔Aloe vera L.〕的叶片(俗称美国芦荟),洗净,沿叶的纵向将叶皮剖开,取出中间的透明的粘稠糊状叶肉及肉汁,避免将绿色的叶皮部分带入,送入破碎机破碎成6mm的芦荟肉粒,将破碎后的芦荟肉粒和所有肉汁混合均匀,再按以下比例加入净化水及蜂蜜等添加剂混合,即,芦荟叶肉、汁70%,蜂蜜15%,蔗糖12%,柠檬酸0.05%,净化水2.95%,装罐后经高温灭菌,制成透明的果肉悬浮型芦荟饮料。
本发明所述的果肉悬浮型芦荟饮料由于原料中没有芦荟叶皮,因此叶皮中所带有的那种特殊苦腥臭味不再进入饮料中,并还带来以下一系列好处:(1)可以将芦荟在饮料中所占的百分比提高到6%以上,从而满足了人体对芦荟中有效成份的需要;(2)在饮料配方中无需加入太多的调味组份,使人们能真正品尝到芦荟的原汁原味,并且饮料中不合性能不稳、易氧化的调味水果汁及芦荟叶皮色素、苦味素后,可使产品性能更稳定;(3)无需专门选择叶皮苦腥臭味较淡的芦荟品种作为原料,可充分利用品种繁多的芦荟资源;(4)在加工过程中,不需要专门的脱除芦荟特殊气味的工艺,可简化工艺程序,减少设备,降低成本;(5)叶肉颗粒中含有特殊的叶脉纤维,消费者很容易辨认,不易被假冒。本工艺因采用芦荟叶肉作原料,就没有必要包含加热及过滤工序,这可省去许多设备及操作步骤,进一步降低成本,同时还可保留芦荟中的大量有效成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大一实业总公司,未经昆明大一实业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1047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配增强纤维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治疗消化性溃疡疾病的药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