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扳手无效
| 申请号: | 98102564.1 | 申请日: | 1998-06-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620C | 公开(公告)日: | 2001-06-27 |
| 发明(设计)人: | 阮志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阮志成 |
| 主分类号: | B25B21/02 | 分类号: | B25B21/02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娴 |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扳手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扳手,特别是涉及一种藉由单一卡掣臂脱离枢轴两侧重量不等的卡掣块,使卡掣块旋摆带动连动杆转动的电动扳手。
如图1所示,其是台湾公告第234968号的电动扳手,电动扳手1包含一个动力源11、一个卡掣装置2以及一支连动杆13,卡掣装置2由动力源11带动转动,而卡掣装置2具有一个本体21、一个枢设在本体21中的卡掣块22,两支分别枢设在本体21靠近动力源11的端面的卡掣臂23及一个连结在两卡掣臂23的弹性元件24,卡掣块22的枢轴221凸出於本体21靠近动力源11的端面,并设有一贯穿的槽孔222,且在槽孔222中穿设一定位销223,两卡掣臂23的一端分别枢设在本体21上形成合抱的状态,另一端分别成型有凹槽231与销槽232,以容置枢轴221与定位销223,以定位卡掣块22。连动杆13的一端穿设在本体21内部,且端上形成有嵌卡块131,以供卡掣块22嵌卡。
如图1、2所示,当动力源11带动卡掣装置2的本体21如图2中箭头所示的方向转动至一定的转速时,两卡掣臂23受离心力的作用向外旋摆,不再与定位销223触抵,使得卡掣块22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旋摆,并可与连动杆13的嵌卡块131嵌卡而带动连动杆13转动,但是,卡掣块22於两卡掣臂23脱离定位销223时,其旋摆的方向经测试後发现并不一定如图2中所示的方向旋摆,也就是说卡掣块22的旋摆方向也有可能与图2所示的方向相反,形成如图3所示的状态,因此,在原来本体21的转动方向上,卡掣块22如图3中虚线所示无法与嵌卡块131嵌卡,而无法带动连动杆13转动。同理,当本体21以不同於图2中的转动方向转动,也有可能产生卡掣块22无法带动连动杆13转动的情况,因此,操作者必需重新启动动力源11或改变动力源11的转动方向以改变卡掣块22的旋摆方向,才可达到卡掣块22带动连动杆13转动的目的,所以,操作作业过程较为复杂,且电动扳手1在作业上动力源11虽然可经由卡掣装置2带动连动杆13转动,但是仍存在有作业不便的缺点。
本发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动作确实及使用方便的电动扳手。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措施:
本发明的特征在於:卡掣装置的本体上枢设有一卡掣块,且卡掣块的枢轴两侧重量不等,并在卡掣块上连设有一凸伸於本体靠近动力源的端面的掣动杆,同时於本体靠近动力源的端面上枢接一卡掣臂,而卡掣臂是可与掣动杆触抵,藉由动力源带动本体转动至一定的转速时,卡掣臂即与掣动杆脱离,使得卡掣块较重端因离心力作用立即向本体外侧摆出,也就是说卡掣块的较轻端向本体内部摆动,而与连动杆的嵌卡块卡合,或是较轻端仅与嵌卡块触抵产生反作用力,而使较重端向本体内部摆动同时与嵌卡块卡合,以达到带动连动杆转动的功效。
本发明藉由动力源带动卡掣装置的本体转动,而使卡掣臂脱离掣动杆,使得卡掣块上的掣动杆可相对於该本体的槽孔旋摆,而卡掣块较重一端旋摆凸出本体周缘面,另一端旋摆进入本体的容置空间与连动杆接触,使卡掣连动杆的嵌卡块,以带动连动杆转动,该卡掣装置是利用单一卡掣臂及卡掣块枢轴两侧的重量不等的设计,而使卡掣装置达到带动连动杆转动的目的。
本发明采取如下具体结构:
本发明的电动扳手,包括一个动力源、一个可被动力源带动转动的卡掣装置及一支可被卡掣装置连动的连动杆,动力源凸伸有一传动轴,而连动杆嵌合在卡掣装置的一端形成嵌卡块,卡掣装置包括一个本体、一块卡掣块及一个弹性件,本体靠近动力源的一端形成一卡接部及一贯穿的槽孔,卡接部可供动力源的传动轴卡接,且本体的另一端设有容置空间,以供连动杆的嵌卡块置设,本体周缘面上成型有与容置空间连通的容置槽,可供卡掣块枢设,其特征在於:
所述卡掣装置还包括一支掣动杆及一支卡掣臂,掣动杆穿过本体的槽孔与卡掣块连接,并在槽孔中旋摆,卡掣块在枢轴两侧的重量不相等,卡掣臂的一端枢设在本体上靠近动力源的端缘面,另一端形成一凹槽,凹槽可容置掣动杆,卡掣臂与本体间以弹性件连接。
所述的电动扳手,其特征在於:所述卡掣块内缘形成内弧面,所述嵌卡块形成与卡掣块的内弧面对应的外弧面,卡掣块的内弧面与嵌卡块的外弧面相对应,外弧面的长度大於或等於内弧面的长度。
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电动扳手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
图1是台湾公告第234968号电动扳手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图1中电动扳手的卡掣装置的动作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电动扳手的卡掣装置的另一动作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阮志成,未经阮志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1025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燃料入喷阀门
- 下一篇:治疗复发性口疮的药物组合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