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式冷凝器无效
| 申请号: | 98101844.0 | 申请日: | 1998-05-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235264A | 公开(公告)日: | 1999-11-17 |
| 发明(设计)人: | 王怀苇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怀苇 |
| 主分类号: | F25B39/04 | 分类号: | F25B39/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映泰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恩泰 |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县三***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冷凝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式冷凝器,该冷凝器为空调机的一个主要装置,特别是能有效地使盘管内的冷媒降温、降压的装置。
现有的空调机,在使其压缩机与膨胀阀间的盘管内冷媒降温、降压时,由于需顾虑到效率,因此如何使其有效地体现功效为空调机的重要课题。其降温、降压的方式一般为气冷式、淋漓式、蒸发式及水冷式,气冷式是在盘管上装置散热片,淋漓式、蒸发式是淋或喷水于盘管上,三者都以风机使空气流通并排出;水冷式则以水通过换热器冷却。气冷方式一般的总体效率约为2.2,淋漓式及蒸发式总体效率约为3.5,水冷式可达约3.6。
由于冷媒的温度与压力对膨胀阀及压缩机的负荷、噪音等均有极重要的关系,因此也成为是否耗能大、耐使用等的重要关键。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吸取盘管热量的装置。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行使蒸发换热的盘管结构。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地分布小水滴在盘管上的装置。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凝器,在其包覆有保水层的盘管上方淋漓(或喷)有蒸发冷却液。
实施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本发明提供的复合式冷凝器,其构成包括:
一风机组;
一水盘、一送水器、一配水器及一水滴分布器;水盘内盛有蒸发冷却液;
其特征在于,该冷凝器具有两个冷凝区,其中
第一冷凝区由压缩机导出管路延伸而来的盘管上设置散热片;
第二冷凝区由第一冷凝区引出的盘管上包覆保水层,并使盘管引至膨胀阀;
所述第一冷凝区上装置供给蒸发冷却液的淋漓器或喷漓器;
第二冷凝区上装置供给蒸发冷却液的淋漓器或喷漓器;
也可在第一及第二冷凝区上装置供给蒸发冷却液的淋漓器或喷漓器;
第二冷凝区的盘管上设置保水层;
第一或第二冷凝区的盘管外表面为粗糙表面;
所述第一冷凝区上经由风机和配水器分布有蒸发冷却液,所述第一和第二冷凝区是经由风机对分布在其上的蒸发冷却液进行气冷、水冷及蒸发冷却的区域;
第一冷凝区及第二冷凝区的形状可设成曲面;
第二冷凝区的盘管为直排式;
第一冷凝区具有复数个;
第二冷凝区具有复数个。
本发明提供的复合式冷凝器主要是将盘管分成依风向排列的第一冷凝区及第二冷凝区,第一冷凝区是在由压缩机导出管路延伸而来的盘管上装置散热片,第二冷凝区是在盘管外包覆保水层,盘管引至膨胀阀,并在该二冷凝区的前方设置风机及水滴分布器,使水滴分布在第一冷凝区及第二冷凝区上,借助风机使冷凝区上的蒸发冷却液(可以是水)形成气冷、水冷及蒸发吸热的多重吸热效果,从而达到降低盘管内冷媒的温度及压力。
在上述构成中,盘管上包覆保水层,并使管与管间具有使空气流通的间隙,这样蒸发效果就更显著。
上述的保水层是指可使蒸发冷却液渗至盘管的壁面,且该保水层的表面处的蒸发冷却液可因风的吹拂而形成蒸发吸热的效果。该保水层可以是不织布、编织布、网状物等。
上述的保水层在润湿的饱和状态时,其中的蒸发冷却液可因重力等因素而滴至下一盘管;也可设置桥体连接在两盘管之间,使蒸发冷却液顺着桥体向下分布。
上述的保水层可增加蒸发作用的表面积,并在若干程度上吸附蒸发冷却液,基于这一原理,也可将盘管的壁面加工成粗糙面,或以其他类似手段达到保水、蒸发效果,以达到前述的目的。
由本发明冷凝器运作时所排出的空气,已不再是“常用方式排出的废热气”,而是约28.5℃的气体,这样不但可大大降低用电量,且排出的气体不会破坏环境。
在实际的成品上,为缩小整个冷凝器所占空间,可将盘管、第一冷凝区、第二冷凝区等设置成曲面或上下、左右、前后或多重等排列方式。
作为非分离式空调机时,室内机与室外机的风机组可共用一个马达。
当在停水状态时,除可以人工将水液(或其他蒸发冷却液)注人水盘内外;也可在无水状态直接以风机吹拂的气冷方式进行换热。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
附图简要说明:
图1为本发明空调机的运作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冷凝装置的立体图(部分剖示)。
图3为本发明第一冷凝区的立体图(部分剖示)。
图4为本发明第二冷凝区的立体图。
图号说明:
室内侧A 室外侧B 膨胀阀10
风机11 蒸发器12 压缩机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怀苇,未经王怀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1018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天然音码输入法
- 下一篇:商品防伪保真监测网络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