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性振动电动机的驱动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98100821.6 | 申请日: | 1998-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989C | 公开(公告)日: | 2000-12-27 |
发明(设计)人: | 天谷英俊;前川多喜夫;冈本丰胜;伊吹康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P7/00 | 分类号: | H02P7/00;H02K33/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黄永奎,汪惠民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性 振动 电动机 驱动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由线性振动电动机产生往复振动的线性振动电动机重负载时的驱动控制方法。
以线性振动电动机为往复振动发生源的技术已由特开平2-52692号公报公开。这种作为往复式电动刮胡刀的驱动源所用的线性振动电动机,是由棒状永久磁铁组成的可动元件、与在U形磁铁芯片上分别缠绕线圈的定子组成的单相同步电动机的形式而形成,通过全波整流电路将交流频率两倍的频率的直流电压供给线圈,使可动元件往复移动。
在这种情况下,使可动元件作往复移动而发生振动时,需要很强的电磁力,但是,通过弹簧支撑可动元件的方法以弹簧振动系统而构成,并以与该弹簧振动系统固有振动频率相一致的振动频率进行驱动,则可谋求降低驱动所需的能量,但在受到负载时,则有所谓往复振动的振幅不稳定的问题。
为此,提供一种线性电动机驱动控制方法,其包括:由电磁铁或永久磁铁组成的定子;具有永久磁铁并由弹簧支承的可动元件;检测可动元件的位移、速度、加速度中至少一种的检测装置;以及根据该检测装置的输出而控制向电磁铁线圈供给电流的控制装置。该法即由于负载变动等任何原因而使固有振动频率(共振频率)发生变化,通过检测可动元件的位移、速度、加速度中至少一种,则可检测出该变化,因此可经常处于进行共振状态下的驱动。
然而,在负载极大而振幅大幅度下降,用检测装置不能检测时,则当然不能形成共振状态的驱动,即使在无负载之后向共振状态恢复也需相当时间,而且效率大幅度降低。
本发明为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不能用检测装置检测时,也可进行适当的驱动并可尽快恢复共振状态的线线驱动电动机的驱动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线性振动电动机的驱动控制方法是由检测装置检测可动元件的位移、速度、加速度中的至少一种,以及和由控制装置根据所述检测装置的输出控制向电磁铁线圈供给电流并使包括可动元件的弹簧系统以其固有振动频率同步共振的状态下进行驱动所构成的线性振动电动机的驱动控制方法,其特征是在所述检测装置不能进行上述检测时,控制装置按预定的固定频率进行驱动。即使在用检测装置不能进行检测时,也能进行驱动。
此时,若使用存储在控制装置中的检测装置不能检测当时的频率作为固定频率,则可较快地向共振状态恢复。
用检测装置不能检测时而用固定频率进行驱动时,则可根据驱动电流值的变化,修正固定频率。根据驱动电流值,预测伴随负载变化的共振频率的变化而进行修正是理所当然的。
也可以通过逐渐变更固定频率的方式进行多数不同的固定频率的驱动。此外,即使在起动时,也可以使用固定频率的驱动。
以下对附图作简单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框图。
图2为表示负载、共振频率与电流之间相互关系的说明图。
图3为本发明其他实施例的框图。
图4为本发明又一其他实施例的框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框图。
图6为表示本发明的通常工作模式的工作时间图。
图7为本发明的略图。
图8为本发明的框图。
图9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10为本发明可动元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11为本发明框图电路图。
以下为符号说明。
1—定子,2—可动元件,3—框架,5—控制输出部,11—线圈,39—敏感元件。
实施例
首先说明一线性振动电动机结构的例子,图9及图10示出了往复式电动刮胡刀用的线性振动电动机,由定子1、可动元件2(图中有两个可动元件21、22)以及框架3所构成。
定子1是由磁性材料烧结体和磁性材料铁板层压的E字形轭铁10,和在该轭铁10的中央片上缠绕的线圈11所构成,由轭铁10的两端面分别凸设销12。
固定所述定子1的框架3是分别由底板31、31将一对两侧板30、30的外端部的下部之间进行连结的截面呈U字形而构成的。所述定子1上销子12被安装在侧板30上所形成的固定沟32中,利用焊接或铆接的方法将其固定在框架3上。
如图9所示,两种可动元件21、22均在合成树脂制的被驱动体23、23的下面,通过由非磁性金属板所组成的增强板25和背面轭铁26固定永久磁铁的部件;可动元件21的被驱体23以平面形状口字形构成的,将增强板25和背面轭铁26及永久磁铁20设置在被驱动体23的两侧片的下面,而两侧的增强板25为整体形成。还有,增强板25是通过内成形(外成形)法与被驱动体23整体形成。图中24与被驱动体23成整体设置,同时是连接往复式电动刮胡刀内刃的连接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工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1008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冰晶生长抑制剂
- 下一篇:改进的空气鼓风机和滤清器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