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卷尺覆层用的不反光聚酯薄膜或聚酰胺薄膜加工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98100563.2 | 申请日: | 1998-0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90055A | 公开(公告)日: | 1998-08-12 |
| 发明(设计)人: | 李诗通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诗通 |
| 主分类号: | B29C59/02 | 分类号: | B29C59/02;B24C1/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奥瑞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黎光 |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市***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卷尺 覆层 反光 聚酯 薄膜 聚酰胺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是有关一种具有不反光面的聚酯薄膜或聚酰胺薄膜加工方法,这种聚酯薄膜或聚酰胺薄膜是供做卷尺尺面的表面覆层,使在目视尺面刻度时能清楚判读,不受光线反射的影响。
卷尺是一种广泛使用于各行各业做为丈量长度的工具,其利用一个弹簧装置将特定长度的尺身卷绕在一个盒体内,藉着弹簧装置使尺身在从盒体拉出后可以自动缩回盒内;如此便可在有限的长度范围内,自由地拉出适当的欲丈量尺身,并在使用后自动地将被拉出的尺身缩回盒体中。
一般的卷尺尺身是利用金属材质为基础裁制成扁薄的长条带体,然后在长条带体上印刷丈量用的刻度,最后在尺身的两表面进行表面处理,以保护在尺表面上的刻度或底色不会因重复的拉缩使用而迅速被磨除。在尺身的表面处理方式上,一般是在刻度印刷后于尺面上喷覆一层薄薄的亮光漆,藉由这层亮光漆来保护在尺面上的刻度暨增加尺面的美感;传统利用在尺面上喷覆亮光漆来保护刻度的做法,虽然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但由于亮光漆喷覆的厚度太薄,所以欲藉此来保护刻度不因使用而快速磨损,其效果甚不明显;有鉴于此,较为进步且能够真正提供刻度长期保护不被磨损的做法是,在上色或印刷有刻度的尺面上覆贴一层透明的聚酯薄膜或聚酰胺薄膜;该聚酯薄膜或聚酰胺薄膜具有较佳的耐磨性及附著性,故能较亮光漆提供予尺面更佳的刻度保护。
在有底色及印刷有刻度的尺面上喷覆一层亮光漆或贴覆一层聚酯薄膜或聚酰胺薄膜,其主要目的皆是在保护尺面上的漆料及印刷刻度不会快速地被磨除,然而,在实际的使用状态下,这层保护膜却造成了刻度判读上的困扰;由于卷尺的使用环境可能包括所有室内外的每个地点,而这些地点的光线强弱不一,如果在一般的强光使用环境下,尺面会将强光反射并进入人的眼睛,使得在光线照射下的刻度不易为眼睛所读取。造成刻度在强光下不易读取的原因在尺面上是以亮光漆或聚酯薄膜或聚酰胺薄膜为保护覆膜,而这层覆膜表面光滑,因此在强光下便会产生刺眼的反光现象,如此对于在保护覆膜下的刻度,自然就很难在正常的目视情况下予以判读。
有鉴于现有卷尺的表面保护层皆会产生妨碍刻度判读的反光现象,因此提供一种不会反光且利于刻度判读的卷尺保护层是必要的。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即是提供一种「卷尺覆层用的具有不反光面的聚酯薄膜或聚酰胺薄膜的加工方法」,藉由此加工方法所形成的聚酯薄膜或聚酰胺薄膜在贴覆于卷尺的表面后,能使卷尺表面不再有反光的现象,而这样的不反光表面却又能让在此表面覆层下的刻度清晰浮现易于判读。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卷尺覆层用的不反光聚酯薄膜或聚酰胺薄膜加工方法,该方法的步骤为:将双面皆为亮光面的聚酯薄膜或聚酰胺薄膜自聚酯薄膜卷或聚酰胺薄膜卷中拉展出,然后进入一个研磨装置中经粗粒度砂研磨去除聚酯薄膜或聚酰胺薄膜的其中一光亮表面、再经中粒度砂研磨整平粗研磨面,最后经细粒度砂研磨修饰;研磨后的聚酯薄膜或聚酰胺薄膜进入一个粉尘清除装置中将研磨粉尘清除再予以收制成卷,即成为具有一面不反光面的聚酯薄膜或聚酰胺薄膜。
其中研磨装置内的砂轮是按照粗、中、细粒度排列。
所述的粗、中、细粒度砂轮各为一只以上。
所述的粉尘清除装置是由数个刷除器和吸尘器所构成。
粉尘清除装置的刷除器和吸尘器是按一刷除器、再一吸尘器、再一刷除器的排列方式设置。
砂轮作用于待研磨的聚酯薄膜或聚酰胺薄膜表面的力量为0.8~1.2kg/cm2。
本发明形成一种不反光面的聚酯薄膜或聚酰胺薄膜的加工方法是利用数组不同粒度的砂轮连续在聚酯薄膜或聚酰胺薄膜的一个表面上打磨,使得原本为光亮的表层变成有雾面效果,这种具有雾面的聚酯薄膜或聚酰胺薄膜在贴覆于卷尺印刷有刻度的表面后,能够提供卷尺一种不反光的表面,但由此不反光表面却又可清楚地判读刻度,既可保留聚酯薄膜或聚酰胺薄膜贴覆层的提供保护尺面上的刻度及漆料不易被磨损功能外,还兼有使尺面不反光易于判读的优点。
以下是本发明配合附图及实施例的较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态样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诗通,未经李诗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1005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快响应的非线性光学玻璃制备
- 下一篇:平顶屋面改作坡顶屋面的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