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厚煤层错层位巷道布置采全厚采煤法有效
申请号: | 98100544.6 | 申请日: | 1998-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301C | 公开(公告)日: | 2002-01-23 |
发明(设计)人: | 赵景礼;吴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 |
主分类号: | E21C41/18 | 分类号: | E21C4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煤层 层位 巷道 布置 采全厚 采煤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厚煤层采煤方法,特别是一种厚煤层错层位巷道布置采全厚采煤方法。
目前的现有技术中,开采缓倾斜与倾斜厚煤层主要采用分层开采及放顶煤开采。在全国有厚煤层赋存的矿区大都采用分层开采。近年来,由于放顶煤开采有高产、高效的优点而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如潞安矿务局、阳泉矿务局、兖州矿业(集团)公司主要采用放顶煤开采。放顶煤开采虽然有高产、高效的优点,同时也存在着丢煤较多,煤炭回收率低的缺点。此外,防治火灾、排放瓦斯、治理粉尘的问题也较分层开采更为严重。在放顶煤开采的煤炭损失中,工作面端头及与此相连的两巷不放煤造成的煤损所占比重大,而且长期得不到解决。由于存在这样的缺点,放顶煤开采的进一步推广受到限制。不论是分层开采,还是放顶煤开采,在现有的生产系统中,连接回采工作面两端的进风巷道与回风巷道,均布置在煤层中的同一层位;相邻两个工作面之间则要留设较大的煤柱,满足护巷的要求。这部分煤柱也造成丢煤,而且位于煤柱中的巷道,维护状况也不太好。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简单易行、实用,而又能较大幅度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同时更有利于解决防治火灾、排放瓦斯、巷道维护等问题的厚煤层错层位巷道布置采全厚采煤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煤层中,将连接回采工作面两端的进风巷道(一般同时为运输巷道)与回风巷道分别布置在厚煤层的不同层位。
进风巷道在煤层中的层位低于或高于回风巷道在该煤层中的层位。当煤层倾角较小时,进风巷道沿厚煤层底板布置,回风巷道沿厚煤层顶板布置,当煤层倾角较大时,进风巷道沿煤层顶板布置,回风巷道沿厚煤层底板布置。在已回采完毕的上一个工作面的稳定采空区下,布置进风巷道或回风巷道。
在本发明中,由于采用了错开层位的巷道布置方式,从而使现行放顶煤开采难以解决的端头与两巷的顶煤得以采出;也将现行放顶煤开采与分层开采条件下需要留设的相邻两个工作面之间的煤柱(区段煤柱或倾斜长壁开采时的条带煤柱)采出,提高了回采率,减少了火灾隐患。由于靠近采空区的一条进风或回风巷道布置在已经稳定的采空区下,位于应力降低区,相对应的另一条回风巷道或进风巷道沿煤层顶板布置,这样对两条巷道的掘进和维护都很有利。在大多数情况下,回风巷道沿煤层顶板布置,有利于排放瓦斯。
本发明的优点是:巷道布置简单、易行、实用、回采率高、采煤成本低,更有利于解决防治火灾、排放瓦斯和巷道维护等难题。
图1为煤层倾角较小时,巷道布置示意图。
图2为煤层倾角较大时,巷道布置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上一个工作面回采完毕后,在其回风巷道(4)及其已稳定的采空区(6)下,沿煤层底板(7)掘进本工作面(3)的进风巷道(1),进风巷道(1)和上一个工作面采空区(6)之间为三角煤柱(5),沿煤层顶板(9)掘进本工作面(3)的回风巷道(2),2风巷道(2)的层位高于进风巷道(1)的层位,回采工作面主要采用现有的放顶煤回采工艺放出顶煤(8),局部地段可根据采空区下掘进巷道的需要,辅以铺网或注桨等措施,待采完本工作面后,可采下一工作面,下一回采工作面的进风巷道(10)的位置如图1所示,以此类推进行回采。回采工作面可以沿走向推进,也可以沿倾斜推进,视具体情况而定。
如图2所示,厚煤层的倾角较大,在上一工作面回采完毕后,在其进风巷道(14)及其已稳定的采空区(16)下,沿煤层底板(17)掘进回风巷道(12),回风巷道(12)和采空区(1 6)之间为三角煤柱(15),本工作面(13)的进风巷道(11)沿煤层顶板(19)布置,顶板(19)下为顶煤(18)。下一回采工作面的回风巷道(20)在本工作面进风巷道(11)下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未经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10054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容器的开闭口装置的装配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可挂出式汽车门的折页和定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