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秸秆助化剂组合物及其生产方法和用途无效
| 申请号: | 98100398.2 | 申请日: | 1998-0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225796A | 公开(公告)日: | 1999-08-18 |
| 发明(设计)人: | 黄宪超;吕鸣捷;黄开贤;陈恒嘉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宪超 |
| 主分类号: | A23K1/16 | 分类号: | A23K1/16;A23K1/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汪诚芝 |
| 地址: | 450053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秸秆 助化剂 组合 及其 生产 方法 用途 | ||
本发明涉及秸秆助化剂组合物,它可减少秸秆饲料配制时间和提高营养利用,特别涉及提高牲畜胃内表型消化率的秸秆助化剂组合物。
已知农作物秸秆可用作牲畜饲料,但直接用秸秆粉作为牲畜饲料时,此饲料只能暂时作为填充饲料,营养价值不高,不能有效促进牲畜的生长。
饲料的营养价值不仅决定于饲料本身,而且受加工调制的影响。提高秸秆饲料的加工调制技术能增加有效的营养成份,增强适口性,提高秸秆饲料的利用率。已知常用的方法是将秸秆氨化,碱化处理,或用微生物发酵的方法处理,使秸秆饲料蛋白含量增加,提高产品质量。但现有技术中,不论是使用氨化,碱化,或微生物处理的方法,均需要较长的时间,一般是40-50天。
人们一直期望能有更简便易行的方法,更有效的助化剂处理秸秆,更方便地制备营养价值高的饲料。
中国专利CN1030172中公开了一种猪用饲料的配制方法,其采用秸秆和杂草等制成的草粉为原料,与一种含有尿素、磷酸二胺、石灰、草木灰等配溶的水质合成剂混合搅拌,并加入几种微量元素,装池密封,时效20-30天处理后即可饲用。
中国专利CN1042820中公开了一种催化剂,这种催化剂含有微量元素、微生物酶和调制液,此专利指出将此催化剂混入秸秆粉中在常温下厌氧发酵7-15天,即制得含丰富蛋白质、脂肪和多种氨基酸的饲料。这两篇专利中的水质合成剂或催化剂已将饲料的配制时间缩短,但还是最少也要7天,这样不利于饲料的规模生产。另外,水质合成剂或催化剂均为现配制现使用,性能不稳定,不能制成产品,不利于使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秸秆助化剂,其可在很短的时间内,一般约6-7小时即可使秸秆饲料熟化,糖化,而且可造粒规模生产,便于运输,贮运,极方便用户使用。
本发明的秸秆助化剂其原料组成(重量%)为:
碳酸氢钠 26-29
活性碳酸钙(钙含量98%) 27-31
酒石酸 7-11
糖化酶(活力>5000) 29-31
尿素 2-4本发明秸秆助化剂的制作方法如下:
将碳酸氢钠按上述比例与活性碳酸钙的混合,加入适量水,通过封闭发酵16小时,再将酒石酸按比例掺入,并加入适量水,搅拌后封闭12小时。当温度达到39℃时,将糖化酶和尿素按比例加入,并加入水,搅拌,然后60℃烘干即可。将所得产物立即密封包装,即得到本发明的随时可开封使用的秸秆饲料助化剂。
特别优选的本发明秸秆助化剂组合物组成(重量%)为:
碳酸氢钠 28%
活性碳酸钙(钙含量98%) 30%
酒石酸 10%
糖化酶(活力>5000) 30%
尿素 20%
使用时,按照100份秸秆饲料加入1份助化剂的比例,将助化剂与饲料混合,搅拌均匀,在室温(25℃-28℃)进行发酵6-7小时,即可得到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的饲料。经发酵后的秸秆饲料,可投入饲料造料机容桶内,进行挤压造粒,加工成圆柱形颗粒饲料;也可用加工砖块饲料设备加工成砖块形饲料。
本发明的秸秆饲料助化剂不仅适用于谷物类秸秆饲料的发酵,而且可适用于各种农作物的秸秆,例如:豆类、无毒棉杆,野生植物无毒秸秆、树叶、草等。经助化剂发酵的饲料可大大提高其营养成分(主要指粗蛋白)的含量(参见表1),而且松软适口,牲畜爱吃。
因此,本发明的秸秆助化剂,用于生产秸秆饲料的发酵转化时,不仅增加了秸秆饲料的营养成分(主要指粗蛋白)的含量,提高了秸秆饲料的利用价值;而且适用性广,是很多不能直接食用的畜用资源得以利用,可大大降低饲料的成本。本发明的另一大特点是,使用本发明助化剂转化的秸秆饲料可大大提高牲畜的表型消化率,不用助化剂时表型消化率在26-46%,通过助化剂添加处理后的饲料,表型消化率能从46%提高到86%。本发明助化剂的最突出的优点是可大大减少制备饲料的时间,仅6-7小时左右(现有技术最短为7天),不仅便于农村个体大批量发酵使用,也可实现秸秆饲料工业化连续生产,加工成颗粒或砖块形饲料,可包装、储存、运输,为畜类生产提供更多的价格低廉、而有丰富营养成分的秸秆饲料,进一步促进畜牧业的产生发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宪超,未经黄宪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1003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