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污水的需氧处理槽用吹风装置以及污水的需氧处理槽无效
| 申请号: | 98100312.5 | 申请日: | 1998-01-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904C | 公开(公告)日: | 2002-11-27 |
| 发明(设计)人: | 小笠原光彦;井上博文;田村米造;龟井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荏原制作所 |
| 主分类号: | C02F3/08 | 分类号: | C02F3/08;C02F3/20;C02F3/02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剑锋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污水 处理 吹风 装置 以及 | ||
本发明涉及污水的需氧处理槽用吹风装置以及备有该吹风装置的污水的需氧处理槽。特别涉及利用微生物固定化载体对下水、屎尿、工业排水等有机性排水进行生物学处理的需氧处理槽和设置于该需氧处理槽内的吹风装置。
近年来,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固定化微生物法等广为普及,但在土地利用效率要求很高的国内,急需开发出可节省面积的高性能污水处理装置。
在利用微生物固定化载体的污水处理装置中,怎样提高载体材料的性能尤为注目。
本申请人开发出了图9所示的利用固定化载体的污水处理装置。图9中,标号1是需氧处理槽(以下称为需氧槽),需氧槽1内收容着很多将保持浮游状态的微生物固定化的载体2。在需氧槽1的底部配设着由扩径管或散气管等构成的微细气泡的散气装置3。散气装置3通过供气管5与鼓风机4连接。被处理液7从流入管7流入需氧槽1内,经过需氧处理后的处理液从处理液流出管8流出。流出管8的入口部配设着从处理液分离载体2的载体分离机6。
本申请人在开发图9所示利用载体的污水处理装置过程中,迂到下述技术课题。
即,固定化载体与被处理液一起在生物反应槽内流下,结果,反应槽前端部的载体浓度降低,末端部的载体浓度提高,载体堆积在配置于需氧反应槽整个底部的散气装置与混凝土底部的间隙内,必须大幅度地提高比计划载体量多的载体注入率。另外,由于载体的沉积,其处理性能显著降低。
因此,考虑过配置载体流下防止壁、配备另外的搅拌移送机构等方法,但是这些方法在处理容量、设备费用、运行费用方面存在问题。
作为吹风装置,虽然氧气溶存率高,但由于担心载体的破坏,所以采用基本上没有搅拌力的扩径管或散气管的全面吹风槽等进行处理。
但目前已开发出种种对于搅拌具有足够强度的微生物固定化载体。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的需氧处理槽用吹风装置以及备有该吹风装置的污水的需氧处理槽,本发明的吹风装置和处理槽能防止因载体浓度不均匀及配置了不能发挥载体功能的装置而造成的处理性能降低。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在载体通过吹风装置时,能抑制载体的损坏、破坏及消耗的污水的需氧处理槽用吹风装置以及备有该吹风装置的污水的需氧处理槽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污水的需氧处理槽用吹风装置,该吹风装置设置在污水的需氧处理槽内,该处理槽内具有将保持为浮游状态的微生物固定化了的载体;其特征在于,上述吹风装置备有壳体和设在该壳体内的被处理液体流路中的叶轮;设定该叶轮的翼部与该翼部所相对的上述壳体之间的间隙大于载体的最大径或最大尺寸。
所述的污水的需氧处理槽用吹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的翼部用涂敷层材料复盖着。
所述的污水的需氧处理槽用吹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叶轮的翼部表面做得光滑。
所述的污水的需氧处理槽用吹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的翼部表面是由研磨形成光滑的。
所述的污水的需氧处理槽用吹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的翼部表面是用树脂材料成形而形成为光滑的。
所述的污水的需氧处理槽用吹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构成被处理液体流路的部件的缘部或棱部形成为带有无角的圆度的曲面。
污水的需氧处理槽,其具有将保持着浮游状态的微生物固定化了的载体,在槽内的能均匀吹风混合的位置配置一台或数台吹风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吹风装置备有壳体和设在该壳体内的被处理液体流路中的叶轮;该叶轮的翼部与该翼部所相对的壳体之间的间隙设定大于载体的最大径或最大尺寸。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是吹风装置,该吹风装置设置在污水的需氧处理槽内,该处理槽内具有将保持着浮游状态的微生物固定化了的载体,其特征在于,上述吹风装置备有壳体和设在该壳体内的被处理液体流路中的叶轮;叶轮的翼部与该翼部所相对的壳体之间的间隙大于载体的最大径或最大尺寸。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是污水的需氧处理槽,该处理槽内具有将保持为浮游状态的微生物固定化了的载体,其特征在于,在槽内的能均匀吹风混合的位置,配置着一台或数台吹风装置,该吹风装置备有壳体和设在壳体内的处理液流路中的叶轮;叶轮的翼部与该翼部所相对的壳体之间的间隙大于载体的最大径或最大尺寸。
本发明的需氧处理槽,可以作为对污水进行循环式硝化脱氮或脱氮、脱磷处理的处理装置中的需氧处理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荏原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荏原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1003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