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枢纽器扭力控制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7250895.3 | 申请日: | 1997-08-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312470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3-31 |
| 发明(设计)人: | 简茂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简茂森 |
| 主分类号: | G05D15/00 | 分类号: | G05D1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史欣耕 |
| 地址: | 台湾省台中市***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枢纽 扭力 控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枢纽器扭力控制结构,尤指一种结构简化,组装容易的枢纽器扭力控制结构。
现有枢纽器如图1所示:其包括有一主轴杆10a、一迫紧环11a、一弹性元件12a及一副轴杆13a,主轴杆10a一端形成有一中空轴套14a,轴套14a外壁形成有锥度并设有螺纹15a,轴套14a上形成有一组以上的开口16a,迫紧环11a内壁形成有锥度,并设有螺纹17a,可用以螺套于主轴杆10a的轴套14a上,副轴杆13a一端形成一轴柱18a,供套设弹性元件12a,再穿设于主轴杆10a的轴套14a内,以组成一枢纽器结构,该主轴杆10a及副轴杆13a可分别固定于欲枢接的二物件上(图中未示出),以使二物体得以枢接一体,该枢纽器可籍由迫紧环11a的转轴调整轴套14a、弹性元件12a及轴柱18a间的摩擦力,进而达到调整主轴杆10a及副轴杆13a间的扭力。
这种结构的枢纽器,其主轴杆10a的轴套14a外壁的锥度、螺纹15a,以及迫紧环11a内壁的锥度、螺纹17a等,制造非常费工费时,生产成本高,且枢纽器由迫紧环11a间的摩擦力,迫紧环11a需靠人工不断的进行转动调整与测试,方可调整至预定的程序,组装极大不便,亦使生产成本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组装方便的枢纽器扭力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枢纽器扭力控制装置,其包括有二轴杆及一弹性元件,其特征是:轴杆一端形成一中空套轴,套轴内部具有通孔,弹性元件为一呈C型截面的中空环体,其外径略大于套轴的通孔内径,弹性元件上设有一剖沟,弹性元件二端分别配合于二轴杆的套轴的通孔内,二轴杆的套轴端面并拢,弹性元件容置于二轴杆的套轴内部。
上述结构得籍由轴杆的套轴的通孔内壁与弹性元件外壁间的摩擦力,进而控制二轴杆间的枢轴紧度、扭力,该通孔内壁与弹性元件外壁间的摩擦力,可籍由接触面的表面处理以精确的控制,在组装时,勿需再进行调整与测试,可使组装上较为快速容易,且其结构简化,在生产制造上,较为轻松容易,可使得生产成本大幅的降低。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再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现有枢纽器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平面剖视示意图。
如图2-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有二轴杆10及一弹性元件20,轴杆10一端形成一中空套轴11,套轴11内部具有通孔12,其中,轴杆10另一端并可形成一扁平状的固定部13,固定部13上设有多个固定孔14。弹性元件20为一呈C型截面的中空环体,其外径略大于套轴11的通孔12内径,弹性元件20上设有一剖沟21,其中,弹性元件20外壁可环设有至少一道的环沟22,以便于滑脂的流动,弹性元件20二端分别配合于二轴杆10的套轴11的通孔12内,其中,亦可于弹性元件20、套轴11内部充填滑脂。虽然弹性元件20外径略大于套轴11的通孔12内径,但因弹性元件20上设有剖沟21,因此弹性元件20外径可具有弹性变化,以便弹性元件20二端迫入二轴杆10的套轴11的通孔12内,二轴杆10的套轴11端面并予以并拢,以使弹性元件20密封容置于二轴杆10的套轴11内部,以组成一枢纽器扭力控制装置;二轴杆10可籍固定部13上的固定孔14分别固定于欲枢接的二物体上(图中未示),以使二物体得以枢接一体。
上述结构得籍由轴10的套轴11的通孔12内壁与弹性元件20外壁间的摩擦力,进而控制二轴杆10间的枢转紧度,以便获得不同的扭力,该通孔12内壁与弹性元件20外壁间的摩擦力,可籍由接触面(即通孔12内壁与弹性元件20外壁)的表面处理以精确的控制,轴杆10及弹性元件20于生产制造时,其通孔12内壁与弹性元件20外壁即可依需要进行适当的表面处理,以便二轴杆10间得以获得预定的枢轴紧度、扭力,因此在组装时,勿需再靠人工进行调整与测试,可使组装上较为快速容易,生产成本得以有效降低,本实用新型结构极为简化,且完全不具有现有结构的锥度及螺纹等复杂的结构,在生产制造上,较为轻松容易,省工省时,可使生产成本大幅的降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简茂森,未经简茂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508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