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位监测器无效
申请号: | 97249711.0 | 申请日: | 1997-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311761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3-24 |
发明(设计)人: | 吴励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励鸣 |
主分类号: | G01F23/30 | 分类号: | G01F2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科技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杜澄心,谢小延 |
地址: | 150040 黑龙江省哈尔滨***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监测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位监测仪器。尤其是涉及一种能够抗高强度电磁干扰,并不受温差影响的油位监测仪器。
在发电厂中,透平油储油柜油位及变压器储油柜的油位都是电厂自动监测的重要环节,但这些储油柜处的环境十分恶劣。如电磁干扰特别大,油温高达80℃左右,在冬季时,油温低到-40℃左右。在这种情况下,有些液位传感器及仪表测量误差极大,甚至不能正常工作。如压敏液位传感器、超声波液位溅量传感器都很难正常工作。当前,有些电厂采用机械仪表监测油位,但这些油柜都高达几米,工作人员读数极不方便,并且误差很大,这些仪表的伸缩杆或浮子套杆容易生锈或卡住,又不能远距离传输信号,根本无法满足现在电厂对储油柜油位进行远距离监测的现代化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抗高强度电磁干扰,工作温带宽,可实现动态监测、数码显示,并可实现4-20MA模拟信号远距离传输的油位监测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油位监测器由恒扭矩系统、直流调速自锁电机、光孔盘、光电耦合器、浮子和数字电路组成。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油位监测器是由恒扭矩部分、光孔盘、光电耦合器、浮子和数字电路组成;所述恒扭矩部分的内轴承(35)、中间轴承挡套(33)和外轴承(34),依次固定于主轴(6)左端轴肩处,外轴承挡套(27)位于外轴承(34)右侧,并顶紧外轴承(34),外轴承挡套(27)与主轴(6)相固定;将内套绝缘环(13)固定在绕线轮(14)左侧,K2反向导电环(12)、中绝缘环(11)、K0公共导电环(10)、外绝缘环(9)和K1正向导电环(8)依次套在绕线轮(14)左端骨架上,外绝缘套(7)插在其之间;外绝缘套(7)与导电环、绝缘环内径、绕线轮(14)左端骨架外径为紧配合;所述绕线轮(14)套在内轴承(36)、中间轴承挡套(33)、外轴承(34)上;行程开关D1(39)、D2(42)位于绕线轮(14)左端骨架内侧,将扭力弹簧(31)由主轴(6)左端套在主轴(6)上,扭力弹簧(31)短端固定在主轴(6)上的扭力弹簧短端固定孔(37)内,压杆(32)固定在主轴(6)左端孔内,使压杆(32)处在行程开关D1压板(40)、行程开关D2和压板(41)之间;行程开关D1(39)的K1、K0分别同K1正向导电环(8)、K0公共导电环(10)相接;行程开关D2(42)的K2、K0分别同K2反向导电环(12)、K0公共导电环(10)相接;所述光孔盘(17)位于右端轴承盒(18)与外轴承挡套(27)之间的轴承(6)上,并与之联动,所述主轴(6)两端分别固定在左端轴承(5)及右端轴承(19)内,左端轴承(5)由左端轴承盒(4)及左端端轴承固定支架(3)固定在底板(1)上;右端轴承(19)通过右端轴承盒(18)及右端轴承固定支架(23)固定在底板(1)上;所述直流调速电机(21)的轴插入主轴(6)右端轴连接孔(22)内固定,直流调速自锁电机(21)通过电机固定架(20)固定在右端轴承盒(18)上;将光电耦合器(24)固定在光孔盘(17)下面的底板(1)上;将K1正向碳刷(30)、K0公共碳刷(29)、K2反向碳刷(28)接K1正向导电环(8)、K0公共导电环(10)、K2反向导电环(12)的距离依次固定在绝缘刷架固定板(2)上,再将绝缘刷架固定板(2)固定在底板(1)上;将钢丝绳(15)一端通过钢丝绳固定螺杆(16)固定在绕线轮(14)上,钢丝绳(15)按逆时针缠在绕线轮(14)上数圈,并穿过底板(1)上的孔与浮(26)连接;所述扭力弹簧(31)长端顺时针转动一周固定于扭力弹簧长端固定孔(36)内;调整浮子(26)配重,使压杆(32)处在0位置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油位监视器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紧凑安装方便、体积小、抗各种干扰性能强,可远距离监测油位,可靠性好,精度高,经现场测试,完全符合电厂现场要求和国家有关技术标准。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油位监测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油位监测器的恒扭矩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油位监测器的A-A向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油位监测器的B-B向剖视图。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油位监测器的实施例见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励鸣,未经吴励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497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