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会聚内偏转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7247637.7 | 申请日: | 1997-10-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316722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4-28 |
| 发明(设计)人: | 汪琛;汤勇明;尹涵春;李晓华;薛坤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J29/70 | 分类号: | H01J29/70 |
| 代理公司: | 东南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之梓,沈廉 |
| 地址: | 210018***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会聚 偏转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显示器件的内偏转装置,尤其是用于内偏转显示器件的自会聚内偏转装置。
在现有技术中,由于采用了窄缝形结构的行偏转装置,使得显示管的偏转角得以增大,偏转功耗降低,但由于在其结构中的磁极对之近电子抢一面上的曲面与磁极对等宽,从而使三基色电子束不能在荧光屏上实现自会聚。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电子束会聚性能的自会聚内偏转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其发明目的:
本实用新型由行偏转装置2与帧偏转装置3组成,行偏转装置2为窄缝磁极对5,在磁极对5之相对的表面上设有凹陷7,在磁极对5近枪面上设有突起6且突起6的宽度小于磁极对5的宽度。
与现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行偏转场在近枪端为弱的桶形场,而在近屏端是一强枕形场,故它可以使得从电子枪射出的红、绿、兰三基色电子束在荧光屏水平方向上的任意点都能实现会聚。另外,模拟实验表明:对于21″90°彩色显像管,当激励为51鞍匝数时就可使三色电子束偏至满屏,而对于现有的偏转线圈,激励需达到109鞍匝数时才能使电子束偏至满屏。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行偏转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行偏转装置结构俯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行偏转装置结构主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方形突起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三角形突起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椭圆形突起示意图。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作一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由行偏转装置2与帧偏转装置3组成,行偏转装置2为窄缝形磁极对5,在磁极对5之相对的表面上设有凹陷7,在磁极对5近枪面上设有突起6且突起6的宽度小于磁极对5的宽度,该突起6可以是圆弧形突起,也可以是方形突起、三角形突起、椭圆形突起、异形突起或其它形状的突起,在本实施例中,可以从便于加工的角度考虑,突起6为圆弧形突起,圆弧形突起的曲率半径R1为2毫米~50毫米,其宽度为2毫米~20毫米,为提高自会聚效果,圆弧形突起的曲率半径R1为5毫米~20毫米,其宽度为8毫米~15毫米,例如,对于21″90°彩色显象管,通过优化设计,圆弧突起的曲率半径R1为12.4毫米,宽度为10毫米;在磁极对5之相对的表面上的凹陷为圆弧形,圆弧凹陷的曲率半径R2为5毫米~1000毫米,为进一步提高自会聚效果,圆弧凹陷的曲率半径R2为15毫米~200毫米,例如:对于21″90°彩色显象管,经优化设计后,圆弧凹陷的曲率半径R2为117毫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476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门挡装置
- 下一篇:带报警装置的金属防盗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