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动车无效
| 申请号: | 97247605.9 | 申请日: | 1997-10-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335817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9-01 |
| 发明(设计)人: | 翟正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翟正平 |
| 主分类号: | B60K7/00 | 分类号: | B60K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213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机动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动车辆。
目前应用的机动车辆,包括三轮摩托、小轿车、货车、客车,均采用一发动机作为动力源,发动机经过变速装置、中央传动装置、前后桥将动力传递到车轮上(后轮或前轮或前后轮)。这样的构造导致的不足之处是:由于必须设置相应的中央传动装置、后桥、差动器等装置,机械结构繁复、整车制造装配维修复杂,且底盘高度不能过低,影响车内空间设计以及车辆行驶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大大减化、底盘设置低、车内空间大的机动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
一种机动车,包括车轮、车体、发动机、底盘、操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车轮直接与发动机相联接。
车辆的两后轮分别直接与两发动机相联接。
所说的两发动机的油门、起动电路均与同一操纵装置联接。
车辆的前轮直接与发动机联接。
车辆的两前轮直接与发动机联接。
车辆的前后轮上均分别直接与各发动机联接。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图1为三轮机动车辆平面俯视剖面简图;
图2为四轮机动车辆平面俯视剖面简图;
图3为油门线联动机构简图。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无须中央传动、后较差动器等装置,因而车体空间大,底盘高度低,行驶稳定性高。
本实用新型机动车,包括车轮1、车体、发动机2、底盘3、操纵装置,一改传统车辆的结构,本实用新型采用多个发动机,并且各发动机直接与车轮相联接,例如,在车辆的两后轮上直接安装两发动机,或在车辆的前轮上直接安装两发动机,或前后轮上均分别直接安装发动机,并且各发动机的油门、起动电路均与同一操纵装置联接,由其同步操纵。图1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为正三轮摩托车,两轮上安装的两发动机为两摩托发动机,两发动机的油门线经一联动机构4由同一油门控制装置操纵,两发动机的起动电路也均与同一操纵装置联接(图中未示出),由其同步操纵。该正三轮摩托车与现在生产应用的产品相比,其结构大为简化,并且由于无中央传动及后挤差动器装置,座盘可设计为平面型,且高度可大大降低,这样,一是大提高了车内的空间利用率,二是大大提高了车辆行驶稳定性,该三轮摩托车配合合理美观的车体设计,完全可以成为适合我国国情的小康型家用小型车。图2所示的是四轮小车的结构,同样,在两后轮上也直接安装两发动机,该车型与现在应用的小轿车相比,其车体空间更大,行驶稳定性更好。本实用新型机动车行驶原理如下:行驶时,同时启动各发动机,各发动机驱动相应车轮,使车辆行驶,变速靠操纵油门控制,车辆转向时,两侧车轮上负载变动,里侧车轮负载大,外侧车轮负载小,由发动机的负载动力特征,里侧车轮上的发动机转速降低,外侧车轮上的发动机转速增大,从而自动使车轮的转速适应转向的要求,该原理已由样机试验得到了完全的验证。这样,本实用新型从车辆设计的原则上看,已克服了一种技术的偏见:即各发动机之间的转速在行驶过程中,特别是在转向过程中不可能协调一致,从而在车轮上直接安装发动机的构想是不可能实用的。本专利说明书中所说发动机自身结构中包括变速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翟正平,未经翟正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476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媒体大屏幕广告宣传车
- 下一篇:一种家用燃气灶复合式燃烧器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