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胃肠管无效
申请号: | 97246033.0 | 申请日: | 1997-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315960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4-28 |
发明(设计)人: | 杜国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国平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M39/00 |
代理公司: | 顺德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魏薇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胃肠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将介质输入人体内的医疗器械,具体涉及到胃肠道营养使用的多功能胃肠管。
为了加强胃肠道营养,现在大部分的医疗单位利用胃管或十二指肠管进行插管。中国实用新型专利92211864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胃管,它是由减压管和营养管组成,营养管的上段与减压管的上段各自分开成单管,营养管的上端设有管塞,营养管的下段长出减压管,营养管的下端部设有若干个营养孔,中段和减压管的中、下段管壁复合在一起,成一管两腔,减压管的下端圆滑收敛于营养管上。这种胃管虽然可以减压又可以提供营养,但对于不能动(如昏迷)或不能多动的病人,该管同样具有普通胃管不易进入胃幽门的缺点;对于十二指肠降段以上部位的消化道不全梗阻的病人插管甚为困难,既使插管成功,一不小心胃管也易滑脱出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帮助已通过幽门的胃肠管自如送进十二指肠远段的多功能胃肠管,另外它又解决了十二指肠降段以上部位的消化道不全梗阻的病人插管后胃肠管易于滑脱出来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在主管内设有减压管、营养管的多功能胃肠管,其营养管的上段和减压管的上段伸出主管的上端部并各自分开成单管,减压管和营养管的上端口分别设有管塞和,营养管的下段长出减压管,营养管的下端口设有营养孔;主管内增加了一条气囊管,气囊管的上段伸出主管的上端成单管,气囊管的上端口设有管塞,气囊管的下端接有一气囊袋,气囊袋固定套装在主管的管壁上,整个主管由三管一囊袋构成;在主管的管壁上开有与减压管相通的减压孔。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中采用了增加一条气囊管与气囊袋的结构,当胃肠管在胃镜的帮助或手术直视下插入胃幽门之后,通过气囊管对气囊袋充气,肠蠕动将带有已充气的气囊袋运动,从而将胃肠管送入十二指肠降段以下甚至空腔,这样便可在胃腔减压的同时进行小肠营养;对于十二指肠降段上部以上的消化道不全梗阻的病人,插管后对该气囊袋充气,就相当于在十二指肠降段上部的狭窄部分设置了一球形卡,可防止胃肠管滑脱出来,起到较好的固定作用。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插入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插入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所示的多功能胃肠管,在主管10内分别设有三条独立的单管,即减压管1、营养管2和气囊管3,三条管的上段部分分别伸出主管10的上端部,每条管的上端口分别设有管塞4、5和6。在主管10的管壁上开有2-5个与减压管1相通的减压孔8,营养管2的下段长出减压管1,其下端口设有营养孔9,气囊管3的下端接有一气囊袋7,气囊袋7的材料为橡胶类,气囊袋7固定套装在主管10中有一凹坑环形11的管壁上,气囊袋7位于营养孔9与减压孔8之间。
使用胃肠管时,在胃镜的帮助或手术直视下将胃肠管主管的下段插入十二指肠球部以下,然后通过气囊管3的上端口对气囊袋7充气,使气囊袋7鼓胀,如图2所示,充气后盖紧管塞6,即完成插管工作。十余小时后,人体十二指肠的蠕动可将带有鼓胀气囊袋7的胃肠管下端送入肠胃空腔或十二指肠远段,即可行小肠营养术,同时也可与减压管1上段接上胃肠减压器而行胃腔减压术。对于十二指肠降段以上部分的消化道不全梗阻的病人,在胃镜的帮助或手术直视下,主管10插狭窄段以下部位进行营养术,同时充气后的气囊袋7相当于一球形卡,它能使胃肠管卡在狭窄段以下的部位,从而解决胃肠管易滑脱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国平,未经杜国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460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携带和收存方便的托盘
- 下一篇:能闪烁变色的广告看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