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人体腔内癌症恒温热疗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7242993.X | 申请日: | 1997-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321472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6-02 |
发明(设计)人: | 沈建强;陈明进;苏敬泽;曾毅;胡晓日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建强 |
主分类号: | A61M36/00 | 分类号: | A61M36/00;A61F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7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体 癌症 恒温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癌症治疗仪器,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食道癌、肠癌、子宫颈癌等癌症的人体腔内癌症恒温热疗装置。
在目前治疗食道癌上已在使用一种癌症治疗管。在图1中示出了这种食道癌治疗管。如图1所示,它由主管1和与主管1一端相连的漏斗形接口2组成。在主管1的另一端开设有进食口3,在漏斗形接口2上伸出三根管子,分别为注液管A和进食管B和C。在主管1上的一段,设置有球囊4,在主管1上设置有球囊4的位置上,开设有出液口5,该出液口5通过主管内的管子(图中未示出)与注液管A相连通,这样,当从注液管A注入液体时,液体可通过管子和出液口5进入到球囊4,使球囊4豉起。进食管B和C也通过主管内的另一根管子(图中未示出)与主管另一端的进食口3连通。在用该食道襄治疗管对病人进行治疗时,先把球囊4排空,将主管1从病人的口腔中伸入食道,使球囊4到达食道上有癌变的地方。然后从注液管A注入带有放射性元素的液体,充入球囊4。这样注入到球囊4中的液体就会产生辐射,直接对癌变细胞进行放射治疗。进食管B和C用于给病人进食和进水。这种结构的食道癌治疗管在临床已经使用。
在癌症临床实践中,已经发现,虽然放射治疗对癌症有一定疗效,但如果辅以热疗,其效果更佳。这是因为癌细胞在摄氏42度左右的温度下将会死亡。因此,如果在这种治疗管上能同时对癌细胞进行热疗其效果将更佳。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时具有放疗和热疗的人体腔内癌症恒温热疗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人体腔内癌症恒温热疗装置的结构如下:它包括主管和与主管一端相连的漏斗形接口;在主管的另一端开设有开口,在漏斗形接口上伸出注液管和支管,在主管上的一段,设置有球囊,在主管上设置有球囊的位置上,开设有出液口,该出液口注液管A相连通,支管与主管上的开口连通,其特征在于,在主管上设置有球囊的位置上还设置有加热膜,在漏斗形接口上还伸出有电源线进管,该电源线进管内穿设有电源线,与加热膜连接。
在治疗食道襄时,本实用新型的人体腔内癌症恒温热疗装置的使用方法与传统的食道治疗管一样,先把球囊排空,将主管从病人的口腔中伸入食道,使球囊到达食道上有癌变的地方。然后从注液管注入带有放射性元素的液体,充入球囊。这样注入到球囊4中的液体就会产生辐射,直接对癌变细胞进行放射治疗。同时,通过电源线进管,将直流电源输入到加热膜上,使加热膜发热,这样就可在进行放射治疗的同时进入热疗。支管起到进食管的作用,用于给病人进食和进水。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人体腔内癌症恒温热疗装置还可用于治疗诸如肠癌、子宫颈癌等。在用于治疗肠癌时,把主管从肛门插入即可,其余与上述相同,只是这时支管不用于进食,而是用于排气。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
图1是传统食道癌治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人体腔内癌症恒温热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人体腔内癌症恒温热疗装置的主体为主管1,在主管1的一端连接一漏斗形接口2,在主管1的另一端开设有开口3。从漏斗形接口2内伸出注液管A、支管B和电源线进管D。在主管1的一段上设置有加热膜6,在加热膜6外设置有球囊4。在主管1上设置有球囊的位置上开设有出液口5,该出液口5通过主管内的管子(图中未示出)与注液管A相连通。当从注液管A注入液体时,可充入到球囊4中。为加热膜6供电的电源线7穿入到电源线进管D,到达加热膜6,对加热膜6加电,使之发热。在本实用新型中,加热膜6采用发热陶瓷(PT材料)。这种材料的特性是,其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因此,对这种加热膜施加一定的直流电压,可使其在达到一预定温度后保持恒定。其恒定温度可以通过改变这种材料的组份进行选择。在本实用新型中,要求加热膜6的发热温度为42℃左右。漏斗形接口2上伸出的支管B通过主管内另外的管子(图中未示出)与主管1另一端上的开口3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在上面已经描述,这里不再重复。本实用新型的最大特点是可以对癌症同时进行放射治疗和热疗,大大提高了疗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建强,未经沈建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4299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