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锅炉烟道烟气除二氧化硫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7242848.8 | 申请日: | 1997-1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354640Y | 公开(公告)日: | 1999-12-22 |
| 发明(设计)人: | 施建伟;庄建英;施锡钜;陆振华;王守仁;姜拯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D53/50 | 分类号: | B01D53/50;B01D53/76 |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周文绢 |
| 地址: | 20003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锅炉 烟道 烟气 二氧化硫 装置 | ||
锅炉烟道烟气除二氧化硫装置是属于环保节能领域中用于清除燃煤锅炉烟道烟气中二氧化硫的装置。
我国是一个产煤大国,绝大多数单位采用的是燃煤锅炉,对于含硫量为2%的煤来说,每燃烧一吨煤,就有近40kg二氧化硫排放出来。由于大量二氧化硫排放于空气中,造成我国有40%以上的地区降酸雨,污染大气环境。目前国内外清除二氧化硫的方法有湿式和干式两种,因干式法效率低,固体废物多,使用单位较少。湿式法有石灰或石灰石洗涤法;双碱法;亚硫酸钠循环吸收法;氨吸收法等等,这些方法设备投资大,装置庞大,占地面积大且每年装置的运行费用也相当高,很少为国内企业所采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设计一种能清除燃煤锅炉烟道烟气中二氧化硫的装置。该装置要克服已有技术中除二氧化硫装置的缺点,使得新装置设备投资量小,体积小、装置运行费用低。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是采用特殊的气溶胶方法,将一定比例的气体和液体注入特制的气溶胶发生器内,从气溶胶发生器的喷头喷出雾状气溶胶混合体,使烟气中二氧化硫气体转变成粒子。高流速的中二氧化硫气溶胶微粒子在通过气水分离器后长大的二氧化硫微粒子随液体从污水出口处排出至污水处理装置进行污水处理,通过烟道出口排出含二氧化硫低的清洁烟气。
图1是本实用新型装置和结构原理图
图中1是烟气进口,2是烟气管道,3是气体进口,4是液体进口,5是气溶胶发生器,6是观察孔,7是雾化喷咀,8是气水分离器,9是污水出口,10是污水处理箱,11是烟气出口,12是返流槽,13是稳流器,14是喷头。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是:在烟气管道2内靠近烟气进口1处附近安装有气溶胶发生器5,气溶胶发生器5是一带有喷头14的锥形容器,气体进器管3和流体进口管4与气溶胶发生器5相连通,在气体进器管3和流体进口管4中各装有稳流器13,气体进口管3和流体进口管4与烟气管道2呈刚性连接以固定气溶胶发生器5。在烟气管道2内靠近烟气出口11处附近安装气水分离器8,在气水分离器8的上方装有雾化喷咀7,在气水分离器8左下方安装有返流槽12,在气水分离器下面有污水出口9,在污水出口9与液体进口管4之间装有污水处理箱10,在气溶胶发生器5上面烟气管道2壳体上开有观察孔6。
当气体进口管3和液体进口管4分别通入一比例和一定压力的气体和液体后,从气溶发生器5的喷头14喷出雾状气溶胶混合液体使烟气管道2内的二氧化硫气体转变成粒子,高流速含二氧化硫的气溶胶微粒子在通过气水分离器8后,二氧化硫微粒子长大并随液体从污水出口9排出,而含二氧化硫量极少的清洁烟气由烟气出口11排出。从污水出口9排出的污水送到水处理箱10内进行水处理,清洁水送入液体进口管4,使水循环使用,雾化喷咀7是作为清洗气水分离器8和二氧化硫粒子用。经过气水分离器8处理后的污水受到返流槽12的阻挡全部由污水出口9排出,保证烟气出口处排放含二氧化硫低的清洁烟气。
本实用新型的清除锅炉烟道烟气中二氧化硫装置可将二氧化硫气体转变成粒子,可用清水或添加剂方法除二氧化硫。烟气管道温度在120℃左右均能进行除二氧化硫工作,装置投资费用少,体积小、占地面积少,系统阻力小,节能。装置的年运行费用低,具有极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旦在全国推广应用可大大减少二氧化硫在空气中排放量,清洁空气,保护人民身体健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428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